您的位置: 江源文化

静静的嘛呢石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龙仁青   时间:2014-06-27 15:42   编辑: 禾力   

    

    这里我想借用万玛才旦一部电影的片名,来分析他的小说中的民俗文化表达。在进入话题之前,首先对这个片名中的两个词汇,也就是“静静”和“嘛呢石”这两个词汇做一下解释,这看似没有必要,但就我对万玛小说的理解,《静静的嘛呢石》这个电影片名,其实表达了万玛才旦对青藏高原藏民族生活的理解和解析。在我看来,这两个词汇,在万玛的小说里有着一种象征意义,或者说,有着一种类似寓言一样的隐喻。

 

    先说说“静静”这个词,这是一个形容词,万玛试图用这样一种词汇表达被一种不动声色的表象所掩映下的平静和安宁,这其实就是千百年来藏地的一种状态。由于海拔,由于缺氧,一切外在的过于激烈的运动都受到了限制,使得这里的一切都呈现出一种宁静的状态,这是自然赋予这片高原的一种情状,而就精神而言,佛教在藏地的传播,以及佛教中的一种以寂静和延缓生命运动为目的的修行方式———禅修在藏地的普遍延传,使得藏民族内心也有着与这片自然天地赋予和暗示非常契合的宁静心态。如此,这片高原以及这片高原上的子民的生活和精神追求,便呈现出了“静静”这样一种状态。

 

    第二个词汇,嘛呢石。毋庸多言,这是藏地的一道人文风景,当然更是藏民族精神的外化形象。在万玛的电影作品和小说作品中,它也是以外形———石头这样一种自然物去象征这片高原形体,又以嘛呢这样一种纹刻在石头上的文字去象征这片高原精神的所在。

 

    在我看来,这两个词汇的巧妙组合,便是理解和进入万玛小说世界的全部秘籍。

 

    我认为,万玛的小说,就是用这样两个词汇破解或者说瓦解了当下我们一些青海作家文本叙事中一直存在的某些问题。所以,对青海作家的作品如何走得更远,如何联通这个世界,如何走出地域都有着一定的启迪。

 

    破解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对自身文化的认知停留在“他者”的审视角度。如果稍加留意,就会发现,神秘或者神奇,依然是不少青海作家对外阐释自己的家乡青海时常用的词汇,显然这个词汇透露出的,是一种“他者”身份,也就是说,个别青海作家一直不在场,一直不以“主人”的身份去看待自己。其实,就文化而言,只要是站在自身文化的立场去看,任何表达方式都是合情合理的,甚至就是庸常的,是一种生活方式,或者是渗透在生活方方面面的简单和自然。只有站在“他者”的文化立场,才会认为不属于自己的某种文化是神秘的、神奇的。万玛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于是他以“静静”的方式切入这片高原上的生活,以一种简约、朴素的文字,描述这片高原每天都发生着的庸常故事。万玛曾经翻译过藏族母语作家德本加的一篇小说,题目是《像是一天里的事》,其实,这也是万玛对这片高原千百年来的生活情状的一种认识,用万玛的话来说,就是“静静”。这一点,在万玛的所有小说中都有充分的体现,他近年来的新作,比如《嘛呢石,静静地敲》《陌生人》等,更是体现和尝试这一认识的经典之作。

 

    万玛的小说破解的第二个问题,就是小说文本与文化表达之间完美融合的问题。如何在小说文本中书写民俗?就我个人浅显的认识,我认为这是一个必须克制的问题,而不是肆意表现。青海作为一个保留着多个民族传统文化习俗的地方,我们的写作,往往会陷入一种误区,那就是通过文本使得一些本土的文化或民俗得以呈现,但由于在度的把握上出现问题,文化表达游离于小说文本之外,或者在程度上超过了小说文本,成为小说的难以承受之“轻”。万玛的小说,则将这一切举重若轻地化解在小说文本中,如果是一个庸常的读者,甚至看不到这种表达,比如他早期的小说《诱惑》对藏族轮回转世观念的表达,比如他的新作《寻找卓玛》基于藏族“二十一尊卓玛”的认知的叙述等等,完全与文本融合,不留痕迹。

 

    解决了这两个问题,小说文本就回归到了“静静”这两个字上,一如轻柔的流水,把“嘛呢石”淹没在其中,用水的方式,抚摸,感悟。

请您发言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