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江源文化

用文字雕刻的一组镂空花窗

来源:西海都市报   作者:东方莎莎   时间:2014-11-10 10:33   编辑: 禾力   

    读完方方的小说《惟妙惟肖的爱情》,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我们中国的古建筑。在我国古建筑的重要元素中,有一个不可或缺的镂空花窗。中式园林建筑和院落式建筑中几乎都有或高或低的围墙,用来保护家族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而建筑围墙单纯的密实,会带给人压抑甚至恐慌的感觉,所以巧妙地在上面配以镂空的花窗,既增加了通透感,有采光通风的功效,不会让人感到沉闷;也分隔了单调的空间,起到美化装饰作用。

 

    这些镂空雕刻的图案往往都采用暗喻和谐音的方式,比如雕狮子、喜狮,代表“喜事”;双狮,喻双喜临门。四只狮子表示“四时如意”; 雕刻喜鹊和梅花,则寓意喜上眉梢;雕刻五只蝙蝠,寓意五福捧寿;雕花瓶插上月季,则意味四季平安;雕刻八仙的法器,来表现八仙——比如用“紫萧吹度千波静”的笛子来表现韩湘子,用荷花来表现“手执荷花不染尘”的何仙姑。等等。

 

    而方方的《惟妙惟肖的爱情》,首先是书名相当有趣,“妙”,是否也可以暗喻“藐”?——我们藐视这时代的弊病;“肖”是否也可以作“笑”来解?时代也取笑我们身上的恶习。我觉得方方用文字雕刻出了一组镂空花窗,让墙内的人看到了墙外的世界——禾呈等人与大时代的纠结、融入和挣扎的关系,同时也让墙外的世界笼罩了墙内的人——无论墙内的人如何排斥这个时代,这个时代始终要用阳光和月光勾勒出他们的剪影。

 

    在内容方面,禾呈和他的儿子们的爱情始终是珠串中的那条线,方方用它把这个千变万化的时代映像串联起来,在这组镂空花窗里一幅一幅地展示。从爱情入手,实际是在写这个时代的变迁;从知识分子着眼,实际上是在写这个时代很多情况下对知识并不尊重甚至于践踏。方方巧妙而又自然地运用了这组镂空花窗,以小见大地把一个大时代浓缩进几个小人物的爱情里面来描述。

 

    文学大都不是事实的完全如实的记录,而是由作家把一些社会现实经过自己的思想和灵魂火烧锻造之后,再加上自己丰富的想象力的一种再创造,从中可以见出作家自己的思想机锋和生活见解以及人生态度。正如巴尔扎克说过的:“文学是事实和灵魂相契合后的再现。”方方就是通过《惟妙惟肖的爱情》的语言和情节,表述了自己对知识和文化的尊重,对禾呈、惟妙等虽灵魂并不高尚却还有底线的知识分子的同情与批评、对以权贵为标准的大学的批判,对我国教育思想和教育体制问题重重的担忧,对一些小人物在这个大时代中如何行走提出了追问。

 

    而真正的阅读,也不是迷恋一下书中人物或者被情节所牵着鼻子走一下就完事了,真正的阅读是游走在这些故事和人物命运中还能思考。一部作品能不能给读者留下思考的空间也很重要。方方是有这种能力的,她在《惟妙惟肖的爱情》中,合理地运用了那一组镂空花窗,让简单的几个人物,并不复杂的故事情节,吸引着我们读完了不但没有丢下,反而是凝视着那一组镂空花窗继续思考和追问。

请您发言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