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江源文化

波浪如同象群,披挂中国铸铁铠甲

来源:西海都市报   作者:郭建强   时间:2015-05-11 10:41   编辑: 禾力   

    

    我风闻在远东要用40年,才能完成一件中国瓷器。

 

    但在西方,他们一日间可制作百余件。

 

    我们由此看到了价格之巨差。

 

    以上诗句引自《丝绸之路——中国-波斯文化交流史》(以下简称《丝绸之路》)一书,具体引自著者阿里·玛扎海里的注释。我吃不准此书中所标注的诗人撒阿迪,是不是伟大的波斯诗人萨迪,书中标注为来自《玫瑰园》的诗句,是否就是来自萨迪诗歌瑰宝的《蔷薇园》。如果诗句来自伟大的萨迪,那么,意味着这三行诗表述的是近八百年前,波斯人对于中西方瓷器工艺制作和价值的理解与判断。

 

    和今天对照,中西方的工业制作的反转,令人心生酸涩,又不禁莞尔。在中西方之间,中西亚、波斯-阿拉伯文化,无论从地理和精神、改造和发酵,抑或在描述和传播方面,都发生着持续的巨大作用。在很多历史时期,整个人类文明“道”或“器”的发生、发明与发展都绕不开这块神奇的地方。因此,学者们穿过时间的雾霭,力图追述丝绸之路时,他们就变成了分析人类文化基因、拼接文化图景的侦探。

 

    阿里·玛扎海里先生于1991年逝去了。但是,读《丝绸之路——中国-波斯文化交流史》一书,你无法不被作者强劲的洞察力、宽博的视野,和极富生命敏觉力的描述力所触动。套用一句烂俗的话,说这位伟大的作者活在他的作品里,真不算是夸饰之辞。

 

    阿里·玛扎海里的活力,在于他知道作为学者应该保持谦逊的品质,同时,毫无保留地呈现自己的所学所思;另外,必须找到自己的叙述方式。这位生在伊朗德黑兰的法国当代著名东方学专家,充满了“中国热情”。他的这些论文题目可兹证明:《论杆秤起源于中国》《中国雕塑的魔怪起源》《刀对剑:论炼钢炉的中国起源》等等,涉猎广泛,不一而足。

 

    《丝绸之路》是阿里·玛扎海里的代表作,原书以四编构成,第一编为波斯史料,第二编为汉文史料,第三编为希腊-罗马史料,第四编是丝绸之路和中国物质文明的西传。汉文译本只有三编,而缺汉文史料一辑。

 

    我开始不能理解为何编录之书能成为作者之书。概读之后明白了:第一,作者将来自不同文化和语言的作品翻译成了法语;第二,作者将自己隐藏在以上古籍之后,却通过翻译、编选,尤其是注释,表达着自己的学术见解;从而使多种史籍与阿里·玛扎海姆的思想、知识和叙述,奇妙地融于一炉,光华灼灼。全书的精华部分在于第一辑波斯史料。此辑收录了三种波斯文著作《沙哈鲁遣使中国记》、阿克伯的《中国志》和《纳迪尔王和乾隆在中亚的较量》。在对这三种著作的注释中,作者丰富的才学,卓越的见解尤其令人叹服。在对于中国和波斯的阐述和对照描写中,阿里·玛扎海里成为了“文化小鲜肉”。

 

    这是一部具有足够学术浓度的书,也是一本充满诗意和歌唱韵味的有趣的书。在海量的旁征博引之中,阿里·玛扎海里编织成一条条文字的丝绸之路。其五光十色,其深邃奥远,其多姿多彩,其喟叹咏唱,使我不禁将他视作另一位纪晓岚、本雅明,或者博尔赫斯。有深度的情景总是发生映照之中:在太阳之下,在月光之中,在铜镜渐亮之时,当另一个人开始凝视,或者在自我的梦境——丰富就这样被创造着。让我继续抄录一位波斯古诗人的诗句,以表达阅读《丝绸之路》时那种繁花竞开、山石着色的快感。你的舌蕾已经触到久藏的美酒,那种奇妙的味道似乎自来八方,现在却醇厚地婉转在唇齿之间:

 

    波浪就如同银白色的鳄鱼,

    一浪推一浪地前进。

    如同披挂中国铸铁铠甲的象群,

    分散在印度海上。

 

    (奥菲:《诗萃》德黑兰1335年版)

请您发言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