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江源文化

仙境祁连

来源:西海都市报   作者:聂文虎   时间:2015-06-16 16:52   编辑: 禾力   

    祁连山是我国境内的主要山脉之一,位于青藏高原北缘,地跨青海和甘肃,西接阿尔金山山脉,东至黄河谷地,与秦岭、六盘山相连,南与柴达木盆地和青海湖相连。“祁连山”之名源自古代匈奴,在古匈奴语中,“祁连”意为“天”,祁连山因此而得名“天山”,又因位于河西走廊以南,又称南山。唐代诗人李白的“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中的“天山”即指祁连山。《汉书》记载:祁连山“在张掖、酒泉二界上,有松柏五木,荚水萆,冬温夏凉,宜畜牧。”西汉时霍去病出临洮,扫荡匈奴后,匈奴发出了:“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的悲歌,从河西走廊望去,祁连山横亘南部,宛如一道延绵不断的青色屏障。

 

    祁连县恰处祁连大山中段,独得自然精华,物华天宝,众水滋润,是养人的福地,是生灵的圣境。早在元朝祁连就以“八宝”(金、银、铜、铁、麝香、鹿茸、大黄、黄蘑菇)名闻天下,由于丰富的物种资源和巨大的储藏能量,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将祁连誉为“中国的乌拉尔”。祁连县是黑河、大通河、托勒河的源头,是青海东北部的水塔。美丽的祁连山大草原,天然草场资源丰富,是青海省最优良的牧场之一,是青海白藏羊和藏牦牛重点生产基地,也是青海省的重要生态畜牧业基地,全国唯一可湿法生产的优良棉种——祁连石棉,原矿储量大、棉质好,素有“味精棉”之称,可与加拿大的魁北克石棉相媲美。“天下之美玉为先,中华美玉出祁连。”祁连宝玉石品种主要有翠钢玉、岫玉、翠花玉、墨玉、桃花玉、玛瑙、红宝石等,有浅绿、翠绿、墨绿、白色及过滤色,祁连玉雕制品细腻滋润,具半透明感,有较高的欣赏价值。“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的千古绝唱,令古往今来的无数先贤墨客对祁连玉的材质大加赞赏和称道。沿海地区把祁连翠又称为中国翠。祁连翠玉除具有很高的工艺价值外,还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是制作餐具、酒杯的名贵矿物。千里祁连碧雪染,万载古木盛世春,千种风情祁连玉,万般华贵皆在前。

 

    多样性的地理地貌,构成了祁连山原始性、神秘性、多样性、生态性兼容的地理资源特点,独特的高原自然风光,久远的历史、多样的民族宗教文化构成了祁连县多民族交融、多宗教传播的多元化人文景观,多民族传统文化、宗教文化以及草原文化、农耕文化汇聚融合,形成了兼容并蓄的独特人文特征。境内流淌的国内第二大内陆河——黑河,一路劈山凿谷,造就了长达百公里的世界第三大峡谷黑河大峡谷,拥有中国最美丽六大草原之一的祁连山草原,蜿蜒密布、郁郁葱葱与天共长的“祁连林海”,亚洲最大的半野生驯鹿基地,形象各异、变幻多姿的“祁连石林”,历经风霜洗礼的格萨尔王边城遗址、神奇瑰丽的油葫芦自然保护区构成了八宝仙境独具魅力、叹为观止的自然景观。

 

    祁连县被称作天境,自有她得天独厚的条件。走进祁连,连绵不绝气势雄迈的群山万壑,巍峨挺拔,蜿蜒密布,祁连山以葆育万物的大胸襟和大气度莫负于“天山”这个富有诗意而令人遐想万千的名字。著名作家张承志先生在《凡生命尽予收容》一文中激情赞颂具有灵气和滋养芸芸生灵的祁连山!以至于张承志先生与夫人索飒在游历祁连结束道别时,还不时对我念叨:“祁连,不错,养得住穷人的地方!”诚哉斯言,张承志先生说出这番话自有他的道理。因为,在近一个礼拜的探访中,张承志先生已从当地各族群众的起居生活、座谈交流中感悟到了这片富庶之地源源不断的滋养与修炼性情的财富与睿智。

 

    作为交通要隘,祁连北通丝绸之路河西走廊,南护环湖地区河湟流域,在历史长河中,无数次上演的金戈铁马征战大戏,已被定格在泱泱史册的画卷中。然而,就是这刀兵争演无数酷烈的关口,祁连以自己的深沟平谷,森林草原和雪山乳汁滋养了鲜卑、吐谷浑、突厥、吐蕃、回鹘、党项、女真等等当今已无从闻问的草原游牧族人,这座母亲一样的亿万年大山,至今仍在护佑着汉、藏、回、蒙古、撒拉、土、东乡等十五个具有博大爱心与凝聚力的儿女们。

 

    从峨堡草原沿着平展的峨祁公路,自东向西迈进祁连。一路上,一望无垠的草原伸向天边,草原的尽头是高高的雪山,绿色的原野之中,牛羊似繁星点点,几匹骏马在风中昂着头颅,扬起长长的鬃毛,疾驰越过湿地中央,溅起一簇簇银色的浪波和水花,公路两侧,红砖绿瓦的房舍和彰显浓郁民族风情的牧民新居在山峦层叠,绿草如海的草原上相望,炊烟袅袅,雨过天晴的草原被缠绵的细雨一洗凡尘,宁静而悠远。当年范长江走青海,内地人都以为是到了天尽头,对青海充满着无知与偏见。如今到青海,到天境祁连却成了每个人一次令人羡慕的向往之旅。范长江在《中国的西北角》描述的“路险只宜于单骑行,有二三百里无人烟。”“过了门源以后,气候高寒,不宜人居,农事无望。”的所见所闻与今日祁连草原上的田园牧歌相去何止千里!

 

    当巍峨的雪峰捧起洁白的哈达,激情澎湃的黑河奏响史诗般的歌唱,祁连草原的情怀,就会深藏在你走进祁连的心间,当你身处这片草原,除了被她厚重的历史所震撼外,还能感觉到她的温情和浪漫,因为,天境祁连的每一道风景,都让这块神奇的土地充满了质感,每一幅具有时代意义的画卷,都增添了天境祁连无限的现代气息和精神实质。祁连县境内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拉洞元山(新石器时期)遗址,青铜器时期的扎麻什寺沟铜矿山遗址以及卡约文化时期的夏塘台、黄藏寺、郭米寺遗址,还有汉代的古方城、宋代的三角城、元代的峨堡古城等。

 

    祁连县是一座文化资源的富矿。早在5000年前,祁连地区就有人类在此放牧居住、繁衍生息。纵观古今,历史上祁连有匈奴、党项、吐谷浑、吐蕃、蒙古族、裕固族、哈萨克族等民族族群定居和迁徙,遗留下来的相关军事、政治、宗教及经济等方面的口传及实物、遗迹异常丰富,加上历史上沟通中西方的丝绸之路的南线贯穿欧亚大陆,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军事文化与商贸文化等交汇于此,使其有了浓厚的文化积淀。诸如与苯教、佛教、伊斯兰教及地方民间信仰的地名的保留和沿用,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祁连地区文化的包容性,也充分体现了青藏文化的多元性、多样性特征。

 

    天境祁连,祖国歌声里的一个亮丽音符。天境祁连,祖国西部大地上的一块璀璨宝石。

 

    冬夏常青的松柏,连绵起伏的雪山,神奇雄浑的北国风光,总是牵引人的目光为天境祁连写下阳光般温暖而清新的文字与记忆。

请您发言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