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江源文化

青海花儿衬词漫谈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杨生顺   时间:2015-06-19 16:30   编辑: 禾力   

    青海汉语方言中的衬词很丰富,也很有特色。青海花儿衬词使用频率高,如,青海花儿“绸子一尺布一丈,我当成大红的纸了;牵连者牵连俩不一样,这么价牵连哈死哩。”其中衬词有“者”、“俩”、“价”、“哈”。“一对儿骡子哈驮柴柏,上来者站了个碾柏;左手里领了个小姊妹,右手俩擦了个眼泪。”其中衬词有“哈”、“者”、“俩”、“了个”。“娘娘山来簸箕湾,湾大者阿么价过哩;只要尕妹的心嫑变,它是个刀山呵守哩。”其中衬词有“来”、“者”、“价”、“呵”等。这些衬词起到了衔接语言和表情达意的作用,是花儿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青海花儿中的衬词很丰富,主要有“者”、“着”、“价”、“呵”、“哈”、“俩”、“来”、“么”(嘛)、“啦”、“×个”等。

 

    一、“者”和“着”

 

    青海花儿中的“者”不胜枚举,俨然成为青海花儿的一大特点。即便在一首作品中,就有句句出现的,如“上山者打了香子了,下山者吃了肉了;后悔者打了腔子了,对天者吃了咒了。”“者”本身没有意思,但其作用又不可小觑,起到了舒缓语言的节奏的功能。“者”这种的用法,普遍出现在元曲中,如乔吉的《玉箫女两世姻缘》“我所高原选地,破木为棺,葬埋了者”;《李太白配金钱记》有“老夫在这亭子上坐着,张千,准备大棒子者”。在明代的《西游记》中也有相同的用法,“行者叫道:‘泼魔出来!与老孙打者!’”(52回)“牛王闻说,使混铁棍支住金箍棒,叫道:‘猢狲,你且住了,等我去一个朋友家赴会来者!’”(60回)到了清代的《红楼梦》,则一律用“着”了。其实,在青海花儿中,“者”和“着”的用法是一致的,只不过发音不同而已。如“西宁的大路上长走着,碾伯的城儿哈弯着;眼睛里不见哈心有着,常走的路儿上看着。”“老爷上上的老爷庙,嫑修了,越修者越玄妙了;衣裳儿披上着送哥哥,嫑送了,越送者越难过了。”河湟地区的大通发音“者”,其他区域常发“着”音。“着”的这种用法,在明代的小说和民歌中也是屡见不鲜的,如《西游记》3回:“……你都站开,等我在叫他变一变着。”《水浒传》21回:“众人道:‘我方才见他和阎婆两个过去,一路走着。’”《金瓶梅》29回:“玉楼便道:‘六姐,你平白又做平底子红鞋做什么,不如高底鞋好着。’”《挂枝儿·山歌》之《阻雨》也有“还喜得不打紧,谢天保佑着。”清代的《红楼梦》中,“着”的用法非常普遍,如“说着好听”、“打听着”以及“立逼着叫人接去”、“我说着你不听,到底碰在网里了”。这些用法和青海的用法是一致的。但是,一个总的趋势是,到了清代,“着”的用法越来越普遍了,“者”的出现频率则越来越少了。

 

    二、“价”和“家”

 

    “价”是青海花儿中常用的方言衬词之一,如“杨柳的树儿栽两行,三行价栽不上了;我你的跟前来两趟,三趟价来不上了。”“风匣不拉者锅不热,想滚者阿么价滚哩;跟前不来心不热,想你者阿么价好哩。”“家”在青海方言中较多。

 

    在元曲中,“价”和“家”是同时存在的。乔吉的《玉箫女两世姻缘》中就有“每日价齐头鬼面”,而其《李太白配金钱记》中亦有“每日家满桌杯盘”。可见这两个字的用法是一致的。到了明代,不同作者有不同的写法,《西游记》63回有“公主闻此正言,半晌家耳红面赤,惭愧无地”。《金瓶梅》有“大人家”、“小孩儿家”、“先家”等。《水浒传》作“价”,如:“石秀在厅前千贼万贼价骂,厅上众人都唬呆了”;“李逵见了,也不谦让,大把价来只顾吃,捻指间把这二斤羊肉都吃了。宋江看了道:‘壮哉,真好汉也’”。在《挂枝儿·山歌》中作“介”;在《红楼梦》中“价”和“家”并存,但却很少。如:53回“贾母笑道:‘一年价难为你们,不行礼罢。’”32回“湘云笑道:‘还是这个情性不改。如今大了,你就不愿读书去考举人进士的,也该常常的会会这些为官做宰的人们,谈谈讲讲些仕途经济的学问,也好将来应酬世务,日后也有个朋友。没见你成年家只在我们队里搅些什么!’……”这段话,尤其是“成年家”,刻画了怡红公子贾宝玉与众不同的性格特点。

 

    三、“呵”和“哈”

 

    在青海花儿中,“呵”和“哈”并存。用“呵”的花儿,如“南天门上摘星星,好汉子,天宫里偷月亮哩;只要阿哥你真心,好心肠,瞎好呵在你手里。”“尕拨浪摇下的三滴水,扣线儿扎下的玉麦;十七十八的草尖上飞,老来呵再不后悔。”用“哈”的花儿如:“石头哈打在缸底里,缸底里有嗡声哩;少年哈唱在庄子里,庄子里有连手哩。”“青石头尕磨往左转,麦子哈打在个斗里;心里有了记首哈换,路儿哈消停儿走里。”青海方言中的“哈”应该是“呵”的音变。

请您发言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