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江源文化

保护艺人就是保护活态文化——从果洛保护《格萨尔》艺人说起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   时间:2015-06-28 10:08   编辑: 禾力   

    在果洛,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蓝天没有形成以前,大地已经形成;大地没有形成以前,果洛三部落已经形成。辽阔而壮丽的果洛草原是《格萨尔》这部古老的史诗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和源泉,勤劳而智慧的果洛人民与广大藏族同胞一起创造了《格萨尔》这部古老的史诗,他们是《格萨尔》最直接的创造者和继承者。所以,在果洛说唱史诗的民间艺人无处不在,牧民群众对《格萨尔》也可谓是家喻户晓。2008年,首次进行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的时候,我们省非遗保护中心组成的普查组就曾来到果洛,对流布于果洛地区的格萨尔民间艺人做过初步调查登记。2012年,“全省寻根行动——非遗资源再调查”活动中,非遗中心指导组再次来到果洛,进行了第二次的调查统计。因为史诗流传的特殊性,果洛六县几乎都有《格萨尔》艺人及《格萨尔》风物遗迹,艺人众多,且各具特点。据不完全统计,全州有各类《格萨尔》艺人168人,其中,省级传承人1名,即书传史诗《格萨尔》的传承人格日尖参。2010年12月,全国《格萨(斯)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果洛藏族自治州图书馆设立了全国首家“格萨尔艺人之家”,给艺人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切磋的平台。2014年7月,全国《格萨(斯)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果洛又鉴定了25名《格萨尔》艺人。值得一提的是甘德县柯曲镇的德尔文部落,部落里的每个成员几乎人人都会说唱《格萨尔》片段。他们深信自己是格萨尔王董氏后裔,而格萨尔大王是莲花生大师的化身,是普渡众生的救世主,所以,将传承格萨尔作为他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由此,2006年中国社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和全国格《格萨(斯)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将此部落命名为“德尔文部落《格萨尔》文化史诗村”。

 

    除此之外,还有1997年被国家四部委联合命名的“唱不完”的《格萨尔》艺人——昂仁(已故);“写不完”的《格萨尔》艺人——格日尖参;“画不完”的《格萨尔》艺人——阿吾尕洛(已故);“讲不完”的《格萨尔》艺人——德尔文巴(已故)。这些艺人通过不同的形式在演绎和传承着《格萨尔》。

 

    按照史诗《格萨尔》艺人的类型来划分,一般分为托梦、掘藏、吟诵、圆光、藏宝等几大类型。果洛地区因为《格萨尔》文化的积淀丰厚,所以艺人种类齐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可以说几乎每种类型这里都能找到。

 

    托梦艺人,即“包仲”,指通过做梦学会说唱格萨尔故事。昂仁,据说,生来就会唱《格萨尔》,流传他是格萨尔王手下三十员大将之一,聪明机智、能言善辩的米琼卡德的化身。既然昂仁是米琼卡德的化身,而米琼卡德又是格萨尔王麾下一员得力大将,按照传统的说法,格萨尔王所经历的一切英雄业绩,他也都是经历过的,知道得很清楚。因此,所有的故事似乎都在他的脑海中,不必刻意去学唱。很多时候看着他身着武将的服装,抑扬顿挫,滔滔不绝地讲述格萨尔王的故事时,谁还能说他不是聪明机智、能言善辩的米琼卡德的化身呢?每当群众集会,或举行赛马大会时,总要请昂仁说唱《格萨尔》。而昂仁最擅长说《赛马称王》之部,他的声言圆润而嘹亮,更适合在辽阔的草原说唱。在这种喜庆的场合说唱《赛马称王》,气氛更加热烈,更容易在作为马背民族的农牧民群众中引起共鸣。因而更受群众喜爱,米琼卡德的化身昂仁的名字,也在雪山草地传扬。

 

    昂仁能唱《格萨尔》中的44部(18宗、26小宗)之多。1997年,荣获了国家四部委联合颁发的“有突出贡献奖的先进个人”的光荣称号。不幸的是,2013年这位优秀的艺人因病去世,留下太多的遗憾。

 

    藏宝艺人,即“贡德”,意为:这类艺人心里藏着宝贝——《格萨尔》故事,他们就像矿工从深山把宝藏挖掘出来一样将《格萨尔》故事书写出来。格日尖参,1967年12月出生于甘德县柯曲镇一个贫苦的牧民家里。从小没有父母,在舅舅家长大。从来没有上过学。后来出家到甘德县龙恩寺(宁玛派)寺院当了喇嘛。在寺院学了点藏文,但只会念诵简单的经文,连封信也写不好。18岁那年结婚,妻子比他大一二岁,特别喜欢听艺人们说唱《格萨尔》,只要有人说唱,就跑出去听。大约在1983年,有一天他突然对妻子说:“你喜欢《格萨尔》,我给你写一部,不要老出去听。”他的妻子不信,反问他:“你会讲《格萨尔》?什么时候学的?”他回答说:“不用学,本来就会。你不信我写给你看。”后来他果然写了一部叫《董氏预言授记》,董即穆布董氏,是古代藏族一个著名的氏族,传说格萨尔就是这个氏族的后裔。这一部讲的是岭部落形成的历史,也可以看做是古代藏族部落社会的发展史,不但有很强的故事性和趣味性,而且有很大的文献价值。后经专家鉴定后认为,该书内容新颖,结构清晰,语言文字优美,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其实在这之前,无论在寺院,还是在家乡,他没有写过一篇文章,连一封像样的信也没有写过。因为他的这种特殊才能,被聘为果洛藏族自治州群艺馆的工作人员。

 

    据他本人讲,能写120部《格萨尔》的故事,现已写完20多部,其中《董氏预言授记》于1991年由青海民族出版社出版,《尼婆罗羊宗》于2007年北京民族出版社出版。1997年6月,荣获国家四部委颁发的“有突出贡献的先进个人”的光荣称号。同时,在2006年又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吉仲艺人,即传承之意。才旦多杰,生于1930年,居住在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尼古拉村,最擅长讲《辛巴诞生史》。这是现有的手抄本、木刻本里所没有的,也是其他艺人没讲过的。据说,才旦多杰说唱《格萨尔》很有特点,说唱前一定要喝一点酒,这样越讲越动感情,讲得激动时,就站起来,手舞足蹈,连比带划,极富感情。有时朗声大笑,有时失声痛哭,简直无法自控。

 

    老人自称是格萨尔的大将辛巴·梅乳孜的化身,虽然他能讲多部《格萨尔》,但他最爱讲《霍岭大战》,而在讲《霍岭大战》时,又只讲上半部,即霍尔白帐王趁格萨尔大王出征魔国之际入侵岭国的战斗,而不讲格萨尔大王回到岭国后,降伏白帐王的那一段。问他为什么不讲这一部分时,他说,他是白帐王手下大将辛巴·梅乳孜的化身,讲霍尔国白帐王战被杀、很多将士包括辛巴·梅乳孜投降格萨尔的故事时,他心里很难过,所以不愿意讲。据他自己讲,他还会讲《柏岭之战》,这是十八大宗之一,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讲过。(上)

请您发言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