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江源文化

有故事的人,才能写出好故事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王剑平   时间:2015-08-21 15:32   编辑: 禾力   

    五十多个同学,我先记住薇薇安。我相信,这么说,其他同学都不会生气。薇薇安的性格,就是让人最先记住的那种。

 

    到鲁院学习的第一周,我们十多个不相识的同学相约,去潭柘寺,地铁上薇薇安最活跃。游玩归来,我对着房间号、微信号、QQ号和相机里的照片,一个一个“认人”。照片发出,薇薇安抢先回话。她不说谢谢,只赞照片拍得好,又问,今后是否愿意多给她拍点?

 

    薇薇安的人情,有些与众不同。

 

    上井冈山时,我们同乘一辆缆车。在轿厢里看风景,野莽莽山苍苍,很壮观。轿厢里的人眼光一致对外。

 

    薇薇安突然惊呼:完了!完了!我是不是晕缆车?

 

    轿厢里,众人惊慌,收回目光问长问短。薇薇安却沉着:快点给我拍张照片缓解一下。

 

    我把相机对准她,按下快门。我问:好点没?

 

    她说:好多了。

 

    赴鲁院学习,我带了自己的两本书,十余册,但羞于赠送同学,一直放在柜子里。有同学主动问及,斗胆送了几本。很快,薇薇安在微信上留言:你的书不送我?

 

    我回她说,写得不好,怕丢人。

 

    她说:不怕,我也送你,要丢咱俩一快丢。

 

    处世,薇薇安有自己的办法。性格上,我拘谨,她活泼,但我们成了朋友,我也开始随同学们叫她薇薇。

 

    薇薇大作《有些爱,不配倾城》,近八十篇什,皆为千字小文。篇幅不长,阅读轻松,为我喜爱的阅读方式。

 

    我在《花溪》杂志做了多年编辑,最后,眼巴巴望着杂志消失。形势所趋,《花溪》文学月刊后十年改成了青春文学。薇薇是《花溪》的铁杆读者,《有些爱,不配倾城》,从书名到篇目名,都有《花溪》意味。封底的条形码上,也打着“两性话题”标签。凭此,我就该为她写两句。

 

    但酒后应承,令我苦不堪言。《花溪》文章无一例外,都写少男少女,作者对生活皆充满幻想、期待;《有些爱,不配倾城》虽同属“两性话题”,但却言之凿凿,老于世故。此前判断,完全失误。

 

    《有些爱,不配倾城》,薇薇写世面上“混”着的男女,多为未婚,也有已婚。她写那些人事,最初,我觉得我们并不生活在同一世界。读着读着,我警觉起来。细细一想,薇薇写的就是生活日常。如《老男人饭局》里的已婚男子,生活中比比皆是,其洋洋得意亦为我痛恨。再想,离异的、减肥的、寻外遇的、渴望爱情的,这些男男女女就在我们身边,触手可及。

 

    薇薇说:很多事,与其不做后悔,不如做了后悔;还说,茶要趁热喝,人要趁热爱。我当年恋爱,若得此言,想必结局有异。按生活经验,薇薇把人分成几大类,对照一下,我属“好人”,但归于无趣一类。薇薇说,因为无趣,生活中这类人不必等待。

 

    琢磨一下,还真是如此。

 

    能让我一边看一边自省的书不多。与《花溪》作者相较,薇薇是睿智的。

 

    她说:生活中,女人更聪明;说人生是场旅行,不在乎目的地,只在乎一起旅行的人。《说完再见,各自好眠》中,她把男女关系看得如此透彻。她说:真正的放下,不是大动作,是无声无息。

 

    薇薇对世事的洞悉,令我吃惊;她的生活智慧,也令我汗颜。

 

    在《真心话才是大冒险》中,她惋惜老实男子,叹息当下生活。但又伶牙俐齿,把喝醉酒的男子,比做无人弯腰捡拾的硬币。这让人想起王朔的调侃,王朔的调侃在语言上有颠覆性,薇薇的调侃是一种生活态度。张爱玲写《倾城之恋》,薇薇以《有些爱,不配倾城》为题,意思很明了。同为调侃,薇薇手持有度。她有批判的一面,也有警醒的一面。薇薇的批评是从容的,自信的。

 

    最后她说:抱怨没长进,也没进账。难怪,生活中的这个姑娘很阳光。

 

    但是,如果《有些爱,不配倾城》中的小可是虚拟的,薇薇的内心该有另一种景象。

请您发言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