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江源文化

反思的力量和深度

——读《朗读者》有感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王剑平   时间:2015-09-18 11:14   编辑: 禾力   

    此前不知有小说《朗读者》,也不知道作家本哈德·施林克。德国作家阅后说:“我把它一夜读完”。与之相反,好看耐读的书我总要慢慢地读,如品味精美的菜肴,做的是精神上的咀嚼。

 

    《朗读者》全书十余万字,从写作规模上看它是个小长篇,从结构上看,它是由一条直线构成的简单故事,确实是本很“好读”的书。

 

    和其他优秀文艺作品一样,《朗读者》绝不是在讲述一个简单的故事,它以饱满的故事张力获得了世界范围的广泛认同。《朗读者》可以说是一部与爱情有关的小说,也可以说是成长小说,更可以说是代表德国人对二战进行反思的小说,但我更愿认为它是捍卫人尊严的小说。一部好小说赋予我们的绝不仅仅是它的多重意义,它区别于“超女”运动,区别于坐在看台上的胡说八道。《朗读者》之于闹剧的不同,在于书写者用智慧和“庄重”无声地感动着阅读者。

 

    十五岁的少年米歇尔·白格,在放学回家的路上黄疸病发作,得到了三十六岁的电车售票员汉娜·施密茨的帮助,并在其护送下安全返家。就年龄差异而言,汉娜完全可以做少年白格的母亲,但他们之间却发生了肉体上的纠葛。小说以肉体接触开场,可描写全然不是肮脏的。每次欢愉前后,汉娜总要履行一个固定程式,要求“小家伙”白格给她朗读一段文学名著,并要给她的“小家伙”洗个澡。三十多岁成熟妇人的身体,对十五岁少年而言,其诱惑是致命的。正如纳波科夫在《洛丽塔》中的描述,一个中年男子对十二岁少女产生了刻骨铭心的爱恋,但这里的一切倒置相反。从这个意义上看,这种关系或许不能称之为爱情。但两情相悦,彼此牵挂,有了诗意的存在,你却不能轻易否认这不是爱情。显然,这种比爱情更复杂的关系影响了少年的一生。少年不仅痴迷于汉娜的身体,对其身世同样充满好奇,但汉娜始终守口如瓶,要隐瞒一切,一个三十多岁的妇人应付十五岁的少年是游刃有余的。然而有一天汉娜突然失踪了,这个打击对少年是残酷的。少年就像一个嗜毒者,四处寻找他的情人。最后从电车公司得到的惟一线索是,准备提升汉娜做电车驾驶员时,她辞职离开了。

 

    作为生命,少年的成长没有什么可以剥夺:从不习惯汉娜的失踪到适应没有汉娜的生活,白格的成长有欢乐、有烦恼、有爱情,甚至有家庭和一个女儿。白格的生活看似正常平静,但这一切,包括他对职业和专业的选择、与妻子的离异等等,均与汉娜有关。大学即将毕业之际,作为法律专业的学生,白格的学习小组参加了对奥斯维辛纳粹集中营看守的审判。在法庭上白格意外发现了汉娜,汉娜竟是臭名昭著的集中营女看守。那是何等惊心动魄的时刻……那时,整个德国都处在二战的反思中。有了这个背景,白格与汉娜的关系就构成了一种隐喻。

 

    法庭提供的资料显示,二战前汉娜曾在西门子公司任职,在即将获得升任时,她竟毅然报名从军;二战结束后,汉娜不停地更换居所,其居住时间最长的是白格成长的地方,在那儿她呆了整整八年。之所以能够呆那么长时间,也许和白格有关,非不得已汉娜大概不会离开。庭审与我们在其他小说中所见如出一辙,法官、律师、陪审团,仅仅是为了履行审判程序。令白格大为不解的是,庭审中,其他看守都将自己的罪恶往汉娜身上推,其中包括一份书面报告指认为汉娜所写,那是一份决定量刑轻重非常关键的证据。汉娜曾为此竭力争辩,并对指控书中的供词提出诸多异议。当法官指出她已在供词上签了字时,汉娜哑然接受了所有指控。想起汉娜的种种异常行为,白格突然明白,汉娜是只字不识的文盲。于是我们恍然大悟,她谢绝西门子公司提升、拒绝做电车驾驶员、需要别人朗读、对指控全盘接受,完全是羞于承认自己是个文盲。为了捍卫这点可怜的尊严,汉娜不惜付出终身监禁的代价。白格完全可以告诉法官,汉娜是个文盲,以此减轻她的罪责,然而这却是汉娜的羞耻。白格请教父亲,哲学家的父亲对此一筹莫展,这大概算是哲学的尴尬吧。由此,白格又联想到许多同学均与为纳粹服务过的父母划清了界线,自己的父亲虽拒绝为纳粹服务,但却并未站出来反对纳粹。汉娜有罪,但父亲以及没有反抗纳粹的国民都有罪。

 

    白格最终不忍揭汉娜的“短”,汉娜被判终身监禁。白格痛苦、矛盾,他定期录下自己朗读的声音寄给汉娜,汉娜因此有了活下去的勇气。在狱中,汉娜用录音对照原著学会了阅读和书写。十八年后汉娜获得特赦。在监狱长的请求下,出狱前的汉娜怀着“脱盲”的欣喜与白格首次相见,因白格矛盾复杂的心态,导致其行动十分微妙。也许正因如此,在出狱那天早晨汉娜自杀了。她没有给白格留下任何信息,以此拒绝白格对她的遗忘,她实现了白格永远在灵魂深处为其朗读的愿望。毫无疑问,白格将生活在这个故事的阴影下。汉娜的悲剧令人为之动容,也令人敬佩。如作者所言———人不因曾做罪恶的事而完全是魔鬼!汉娜是没有过高欲望的普通人,尽管她有过罪恶。但她懂得羞耻,懂得羞耻的人是有希望的,懂得羞耻的人可以得到人类的谅解。

 

    爱情与责任、哲学与法律、良知与反思,作者通过这些内在的个人经验,讲一个直线故事,其内在经验与复杂现实的关系丰满着《朗读者》的内涵。

 

    《朗读者》是德国人写的书,它感动了世界,被译成35种语言在世界传播。这不禁让人想起了犹太裔作家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他在谴责纳粹暴行的同时,拒绝煽扬集体悲情。辛格忠诚于他的民族,但却从不把犹太民族在二战期间的不幸,当作取之不尽的政治和道德资本。受过迫害的民族并不意味着获得美德,他的责任是用挑剔的眼光审视自己的民族。纳粹对犹太人的屠杀举世震惊,这是整个日耳曼民族永远的伤痛,然而作家的立场是永远同情弱者。辛格和施林克的责任心与内省性表现出了惊人的一致性,世界和文学因他们而精彩。相比之下,日本作家石原慎太郎,尽管曾写过东南亚战区,日军靠吃人肉、喝尸水赖以生存的故事,据说故事的原型直接取材于石原慎太郎参战的亲身经历,石原慎太郎是个好了伤疤忘了痛的人。健忘的人是不会有羞耻感的,因此注定了他的作品只能是一个单纯的故事,缺乏道德和人格的力量。这里似乎触及了“越民族越世界”这个不能称之为命题的命题。一个作家诞生于民族之中,却又超乎于种族之外,惟有这样才能彰显和丰满自己的民族。有良知的日本读者称《朗读者》是一本了不得的书,一个不得了的民族! 日文版《朗读者》的译者也说,这是一篇让日本人羞愧欲死的檄文。施林克作为法学专家、也是法官和作家,在推理小说方面颇有成就。但《朗读者》以区别于推理小说的艺术价值,以精妙奇巧的构思和虔诚的宗教情结,获得了广泛的共鸣与文学魅力,其反思力量和深度使其他作家难以企及。

请您发言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