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江源文化

江洋才让:戴着文字的脚铃炫舞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马 钧   时间:2015-11-20 09:46   编辑: 张宏   

■玉树康巴文化系列报道之九

 

    这个时候,马的表现不再是不尽如人意了。经过一场雨水的冲刷,它显得精气十足。它浑身上下散发出掩藏在黑色皮毛间的一股香气。蹄子踏在草地上更是叭叭有声。它忽然就昂起头来,甩动头颅,马鬃上未干的雨水被甩了出去。它的鼻子里呼出热气,甚至还打了几个响鼻。草地吸收了雨水,也吸收了马蹄下踏的力量。卡开手里的缰绳摆动得更加频繁了。可是他脑海里熠熠闪光的却是一个又一个的地名。其姆麻缠格是接下来要到达的地方。这个地方的古怪之处是并没有一个花脖子的母狗存在。即使周遭的山脉也都有自己恰如其分的名字。那么,其姆麻缠格这个地名缘何而来,卡开对此作了很多种假设,有些假设甚至荒诞到了鸟翅都会割下人头的地步。可是,不沾边就是不沾边。不沾边就是一个太阳和另一个太阳之间的关系。

 

    ———江洋才让:《马背上的经幡》

 

    如今,在巴塘草原,至少有这么几位名声响亮的人物:昂嘎、昂旺文章、嘎玛昂江、嘎玛图嘎、江洋才让。

 

    江洋才让黧黑的脸膛无疑是青海之南高海拔山地的紫外线镀在他肤色上的地域特色,它既不动声色地显示出让河流和牛毛闪闪发光的烈日频繁的光照,也像充满寓意的油彩凌厉爽快地刷出高原云翳投下的壮阔阴影。从这样的肤色上,一个到过草原的人,会揣摩到这般脸色一定会烙下牧野上空的云阵迅急酝酿冰雹、雷雨的爽利和流变。记者甚至觉得江洋才让严峻起来的颜面,是一张会发动风暴的颜面,一张可以让人隐隐听见远雷阵势的脸。

 

    这个出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康巴汉子,6岁时在州上红旗小学上学,放假回到牧场。他最初的文学启蒙者是他的外婆,他从外婆那里听闻到格萨尔的故事,藏族民间故事,阿库登巴机智的故事,还有数不清的鬼故事。五年级的时候,十多岁的江洋才让从广播里听到正在播放一位青海青年藏族诗人的诗歌,那草原的气息,牧人的情怀一下子让他接通了自己正在迅速发育的身心世界,冥冥中他觉得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写出这样亲切感人的作品。

 

    1984年,作为玉树第一批招干的初中毕业生,江洋才让考到了位于万里长江源头的治多县治渠公社,在通天河西南岸滩地当了一阵司法干事。四年之后,他被调到玉树藏族自治州物价所。

 

    上世纪八十年代是中国文学爆发出巨大文学力量的一个黄金时期,那时候,扎西达瓦、张承志、李锐、王蒙、乌热尔图等一批作家的作品不但让江洋才让“大快朵颐”,也让他萌发了写作的冲动。江洋才让向记者回忆说,在州民师的图书馆里,最喜欢看的是《小说月报》。最初接触的外国文学作家是高尔基的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还有《牛虻》、《七个自焚的女人》等。他说他的第一件作品———诗歌《速写》发表在青海日报《江河源》副刊上,这是在省级报刊上头一次让手抄的文字变成铅字。之后,他的诗作不时在《江河源》刊发。随后一些诗作又登上了《青海湖》、《民族文学》等文学期刊。在投稿、写稿的光阴里,他先后和杨志军、马丁、马钧等编辑结下深挚的文学友情。

 

    记者清晰地记得在文艺部编稿子的时候,遇见最多的来稿就是信封上印着仿宋体蓝字的“玉树藏族自治州物价所”的信笺,差不多每周都有他寄给编辑部的诗作。凭着他燃烧的激情和不懈的努力,江洋才让的才情汩汩流涌而出。他的气质非凡而神异的散文,带着游牧人的灵性和智慧频频让期刊编辑眼前一亮。很快,因为散文这种文学体裁不足以挥洒他的才情,江洋才让开始了小说创作。2009年,敦煌文艺出版社将青海、甘肃、宁夏三省区作家创作的最新西部题材长篇小说12部结集为《新西部小说丛书》出版,江洋才让的《然后在狼印奔走》荣列其中。这部小说是他最早的长篇小说,也是玉树藏族自治州历史上的第一部小说。接着,他以一发不可收的创作态势,长篇、短篇轮番耕作,多部短篇小说入选全国重量级文学期刊《小说月报》、《中华文学选刊》;短篇小说连续获得《十月》、《作品》的短篇小说奖。

 

    这样的收获在玉树文学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这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他的“重点工程”———小说三部曲《康巴方式》、《马背上的经幡》、《牦牛漫步》。目前他已完成并出版了《康巴方式》和《马背上的经幡》。《康巴方式》不但被《长篇小说选刊》选载———系青海籍作家第一位被选载长篇小说的作家,而且,这部小说在2011年启动的第八届茅盾文学奖激烈的角逐中,在有178部作品参评的文学阵列中,带着它不容忽视的异样气息,闯入42部备选作品入选茅奖第二轮第二阶段。这个成绩是青海长篇小说在国内最重要的文学平台上所达到的最高记录。这也是他显示出的文学锋芒。

 

    江洋才让说他最喜欢尼日利亚作家阿切贝的小说《崩溃》,这部小说描写了非洲人的内心。不久前他又将康拉德的《黑暗的心》与阿切贝的小说对比着看。在灵转开阔的文学视角的转换中,江洋才让更真切地感到了自己想要寻找的东西。为此,他醉心于自己庞大的小说帝国,修炼身心,规避一切来自纷扰世界的噪声,以游牧世界仲巴传人的灵视,用石头般坚固的文字,砌筑他文学的宫殿。

 

    嘛呢石是祈祷者加持了信仰的石头,而小说是让心灵说话的艺术。江洋才让笃定于让自己的作品说话的那些美妙而神圣的时刻。

请您发言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