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江源文化

我和上山村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严雅楠   时间:2015-12-04 10:38   编辑: 张宏   

    一

    2006年8月,刚刚走出大学校门步入社会的我,在一片茫然中背负行囊,远赴异地打工。

 

    9月的一天,远在山东威海一家水产食品公司忙碌的我接到了父亲的长途电话———速速回乡,县上正在招募选拔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服务……

 

    一路向西的K174次列车上,我按捺不住狂热的情绪,心里高声欢呼着,呐喊着,机会终于来了!机会终于来了!

 

    满怀激动的心情:报名,选拔,体检;等待,漫长的等待;培训,派遣,安排。11月20日召开的“大通县首届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服务启动仪式”上,领导安排由我代表其他三十名“新同事”发言,当时真是信心满满,万千感慨难以言表。签完到农村任职服务三年的协议,内心充满了激动的热流。三年,我一阵阵自言自语着,总觉得三年实在太短了。

 

    随即,我们被冠以一个好听而又新鲜的称谓———大学生“村官”。

 

    打点行装,怀揣激动紧张的心情,就这样,我以村委会主任助理的身份来到了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新庄镇上山村。

 

    二

 

    “干旱山区,平均海拔2600米,年平均气温3℃,无霜期90天。129户606人,49户绝对贫困户,人均耕地3.2亩。全村人均纯收入650元以下的农户占85%,和下山村同办一所小学,6个教学班150余名学生,村医(赤脚医生)两名,无村级医疗室……”

 

    这是上山村给我的见面礼。这个坐落在大山顶上的村庄自然条件严酷,基础设施落后。多年来,全村农业生产结构陈旧单一,在风调雨顺的背景下,大田作物中小麦每亩仅产150公斤,油菜籽每亩最高产量140公斤,蚕豆每亩200公斤,马铃薯每亩1000公斤。

 

    亘古以来的观念导致多数群众对教育发展缺乏重视,科技致富意识极其淡薄,尤其在发展“教育经济”上更是怀着固有的传统观念,这种根深蒂固的思想严重制约了广大农户及全村经济的发展;文化贫困现象迅速形成并长期滋长蔓延。没有上过学的村民占80%以上,在教育致富、技能培训、劳务输出等方面远远滞后于其他兄弟村庄。

 

    横亘在面前的种种困难和跃跃欲试的破解难题的心绪使我和上山村的关系更近了一步。通过大量走访和思考,我渐渐从中看出了些门道,并为今后理出了服务的方向———解放思想抓教育;科学种养抓造林;技能培训抓劳务。当这个方向印染在村庄最后的一抹夕阳里时,我的内心汹涌澎湃,久久无法平静。

 

    眼泪来得猝不及防,不是流在脸上,而是淌在心里。男主人意外去世的特困户家,十六岁的儿子外出务工,女主人频遭疾病折磨,房屋年久失修已成危房;某村民年幼的两个女儿早早辍学毅然踏上赴疆摘棉的路途;某低保户一家三口在失去主要劳力后相依为命,收割打碾;为油菜籽能卖个好价钱显露的微弱目光;撇下残疾次女孤身劳作频频晕倒的身影;为给孙子省一元零花钱而拒绝打针吃药,久卧病床直至病情愈加严重的老奶奶……这乡村生活最严酷的一幕幕,让我深受震撼。在巨大的沉默中,唯有纸和笔默契地进行着长久的交流。

 

    将这些信息汇报给镇政府后,不顾雨后的泥泞,我又匆匆返回上山村。从镇上打摩的一路吭哧憋屈,背着我摇晃跌宕。勉强到达村口司机就停车不前,硬生生收了我十五元摩的费,还板着脸严肃地说,你让我翻达坂着哩,别人还不想挣这个钱哩!两腿在泥水的亲昵中早成了泥腿,一副趟过泥浪的狼狈相。顾不上这些,我深一脚浅一脚地向那家特困户走去。从此,这家成了我每次入村走访的第一户人家。

 

    调教土地脾气磨合土地性格的农民,也用质朴的哲学磨合着青春修正着命运,我在为此深深折服和敬畏的同时,也尝试着和古老的土地展开了一次次无声的对话。

 

    2007年3月,正值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宣传之际,参加完启动会后我和市县下派干部立即进村,从清真寺里借来大油桶、木板等,支好支架,在肆虐的狂风中擦黑板,画线,办一号文件学习板报……进户宣讲,了解社情民意……之后,我们将争取来的衣物、药品和学生文具等送到9户特困户家中,拿到东西的群众激动万分,道出了一声声感谢政府、感谢一号文件的真情。

 

    农村和农民的事情说到底还得从土地上寻思路,做文章。

 

    上山村海拔高,气温凉,属高山地区。这里特别适合种植经济效益十分看好的中药材———防风,其亩产量为800——1200公斤。按市场价每公斤1.2元计算,一亩防风种植相当于油菜籽种植的3—4倍,小麦种植的7—8倍。

 

    4月上旬,我和县中藏药开发有限公司取得联系,用筹备资金给特困户马阿舍家购买了防风种子和部分农药。4月11日一大早,在马阿舍家的一块陡坡地里,三个身影和土坷垃较劲,和倔强的马撕扯,和不怀好意的风搏斗。那是我和土地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滋味酣畅而饱满。种完药材已是午后,推脱不过女主人的盛情挽留,我便留下来和她们娘俩吃了顿午饭,惟独盛给我的满满一碗白米饭上多了块金黄金黄的鸡蛋饼。多年后回想起来仍然觉得难忘而温暖。令我感动的,除了那顿饭,还有那一颗真诚朴实的心,这颗心就像是村庄的心,就像是所有村民的心。

 

    古老的土地也有它的柔情和慷慨。经过除草施肥,精心管理,防风试种喜获成功。后来许多群众也纷纷要求搞特色种植养殖,那一刻,我的心里真的充满了一股力量。防风规模化种植,党参试种,广阔草场上的良种绒山羊养殖,造林绿化维护生态,一幕幕如火如荼的生动场景真真切切地展现在了我的眼前……

 

    行动播撒能量,耕耘赐予希望!始终虔诚笃信这一信条的我和村支书时常奔赴市县相关帮扶单位,努力争取各种项目资金,并从其中支出一部分为全村129户群众缴付了“十星级”文明农户牌子款等款项,深受好评。

 

    通过详细调查并结合现状,内容涵盖村党支部、村委会、党员、团委、妇联等项工作、学习、会议的职责及管理制度在一番努力后出台了,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组织有了凝聚力。不厌其烦地屡次动员,功夫没有白费,村头巷尾的学龄儿童和辍学生逐步减少了,“教育经济”有人开始钻研了;参加技术培训,依靠“劳务经济”在家门口打工赚钱的人陆续行动起来了……

 

    在农村工作生活的日子随着忙碌和充实一天天过去,念旧且喜欢写作的我非常希望把切身体验和当“村官”的感受用文字记录下来。闲暇中,总觉得还缺少点什么,久而久之,另一个大胆的想法使我陷入了彻夜失眠之中。这个想法促使我向上级组织提出了创办《大通村官报》的申请。当年5月,内部报刊《大通村官报》问世了。办这样一份报刊的宗旨就是想激励包括大学生“村官”在内的村干部深入群众,时刻了解农民群众们的想法和要求,用新观念、新知识、新方法组织并引导农民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就这样,凭借广阔的舞台,领导的信任,群众的支持,我的“支农”工作得到了大家的肯定,荣誉接踵而至,参加发言交流,接受表彰奖励;《青海日报》《青海经济广播》《青海青年报》《青海科技报》以及全国大学生“村官”网等媒体分别用广播和文字的形式讲述了我和上山村的故事。

 

    三

 

    正当我和村民们一道展望着美好未来的时候,命运之神悄悄地为我开启了一扇抉择的大门。当时签协议时就隐隐觉得三年时间太过短暂,可万万没想到这才跨过“支农”岁月的第二个年头,我就不得不和亲爱的上山村说再见了!

 

    2007年岁末,北国的高原正沉浸在冬日的严酷与静谧之中。望着大山深处的村庄和院落,我几度哽咽,泪水反复打湿了脸颊。这是我和上山村的告别,和129户村民的告别,和永远留在大山深处的十三个月零三天的别样青春告别……

 

    离开工作学习和生活一年多的上山村后,我先后在教育系统、文化系统服务过、工作过,但无论身在何处,心里总是牵挂着上山村,牵挂着村子里的人,村子里的事。是啊,上山村值得我一生回味。正是那条艰辛而又充满乐趣的“支农”路,为我上了人生最宝贵的一课。它教会我勇往直前,教会我默默耕耘……

 

    我知道,这段“支农”岁月留下的美好记忆,将是我终生用之不竭的宝贵精神财富!

请您发言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