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江源文化

安静下心来才听得见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   时间:2016-01-08 08:49   编辑: 张宏   

    《香巴拉》看完之后,让我吃惊的是,我居然一直没走,不是因为别的,是因为的确我看进去了。我觉得万玛最大的变化,就是他的心静下来了。

 

    我一直有边疆情结,这些年几乎所有的边疆我都去过了,行走在那些山山水水中,我自己真实的感受是,那些传说反而没有那么动人,动人的是一些极其偶然的片段,需要你安静下心来才听得见的。西藏我也去了不少地方,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真正的西藏在那些你流浪的路上。一个晚归的人,一头牛,一片青稞在变换着颜色,河水无止境地流淌,转过山脚突然出现的雪山,这些才是属于你自己的西藏,而那些背包客、小白领、旅行团所推崇备至的景点、路线却都是些单薄的没有质感、没有生命的东西。

 

    《香巴拉》的演员们心还不够静,这可能有多种原因造成,但在编舞和整体的结构和调度上,我觉得万玛已经接近“安静”了。在他们的舞蹈中,我看见了宁静的美。人们劳作着,人们生活着,人们繁衍着,人们生死着,静静的,静静的,大家甚至很少说话,只是静静地静静地生活着,像雪山一样,像河流一样静默默。这就是我所理解的西藏,这就是我所理解的“香巴拉”。最喜欢其中两段舞蹈,其一是一个舞者用铃铛来“软化”其他“僵硬”的舞者的舞段,还有一段是四个人的移动让我想起我在西藏的时候,常常在光秃秃的山冈上伴着夕阳看见一群飞鸟远去的感觉。

 

    《香巴拉》好像没有去说什么具体的事,又仿佛把所有的事都说了,这样的感觉很好,这就是放松之后出来的接近自由的感觉了。我看见的《香巴拉》说了这样几件事:生、死、生死之间的生活。这三者其实把人生都包括完全了,但是绝大部分的艺术家会更喜欢去表现“生”或者“死”,因为说白了这两个是好表现的,是刺激的。但如果表现方式雷同或者表现得不够到位,往往我们看到的就是一堆假大空。《香巴拉》我觉得有创新创意一点,就是万玛他放弃了去直接表现“生”与“死”,转而去表现“生死之间”,也就是表现生活本身,这是需要勇气的,这也是更高级的。

 

    不知道是否是因为年龄增长的缘故,我越来越觉得生活本身更重要,重要到我可以不在乎别人怎么看,重要到我可以不在乎结果,我需要的是自己去感知去经历去享受,而不再是为了所谓的别人或者“名”、“利”那些表象。这事儿就像喝酒一样,以前是为喝酒而喝酒,现在在乎的是和谁喝,怎么喝得让自己开心;这事儿又好像爱情一样,以前只知道爱不爱,现在知道合适不合适可能更重要;艺术这事儿其实和喝酒恋爱是一样的,做给别人看,为了名利而做和为了自己而做,为了自己的内心想要说的话而做,完全是不同的。伴随着年龄和经验以及经历,我想关于这点,我们都应该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如果说《香巴拉》就是梦中的天堂的话,那么去往天堂的路一定是没有攻略和路数的,一定不是教科书或者旅行杂志上能标注出来的,那是你我心中的一条路,如何去,需要你闭了眼,遵从你的内心方可到达。我喜欢万玛这样淡淡的表达,胜过歇斯底里胜过撕心裂肺太多太多太多。

 

    最喜欢《香巴拉》中的几个点,第一是“风筝”,太好玩了。非常喜欢这个点,也非常喜欢这个形式,把你能想象得到的轻松、美好、梦想,以及电影画面式的东西都通过一个简单的形式全表达出来了!第二个是“大地上的唐卡”,很好很新颖,很有形式感仪式感。有一个建议,一开始那个铺唐卡的人不要消失掉,包括在那个骷髅羽毛舞的时候都不要消失掉,我觉得这样有这么一层意义,就是无论生死怎样,生活都会继续,播种依然会继续,可能这样的感觉会更好。那个开始的人就一直贯穿,贯穿到所有人都上来铺唐卡。第三个意象是最后的结束:小和尚,海螺,只剩下灵魂的人,还有空气中飞来的鱼。大爱,意象非常到位,淡淡的,轻描淡写地结束比什么样的结果都好。

 

    说一点点不足,首先说音乐,选得都很好,音乐本身没有问题,是段落与段落之间我觉得还需要更讲究些,也可以再有设计感一些。要不然在整个剧中很多时候会显得很突兀。另外就是演员,没有太多的问题,如果一定要鸡蛋里挑骨头的话,我觉得有些细节还要加强,演员多听“戏”、多理解戏,在继续的打磨中提高。

请您发言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