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江源文化

“寻城”往事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相金玉   时间:2016-01-08 08:50   编辑: 张宏   

    这两年,在一家“长城小站”网站上,一位署名“寻城”的作者发表了一系列有关青海明长城的文章和图片后,引起了央视的注意,也有了CCTV—4“远方的家——长城内外”摄制组来青海全方位拍摄明长城的精彩之举——

 

    2015年冬日的一个下午,同事从微信上发来一个网络链接,说是央视四套“远方的家”摄制组来大通拍摄关于明长城的纪录片时,发现有个叫“长城小站”的网站上一位署名“寻城”的作者发表了一系列有关青海明长城的文章和图片。摄制组想要采访这个人。问我认不认识这个作者——“寻城‘?

 

    我虽然有一些文朋诗友,但“寻城”这个名字对我来说确实很陌生。

 

    同事让我帮忙寻找“寻城”。我也曾写过一篇有关大通明长城的文字,我先是非常好奇地打开那个网页,浏览那些与“寻城”有关的青海明长城的文章。

 

    发表于2012年1月以后的《青海明长城防御线路粗探》五篇系列文章。第一篇介绍了青海明长城修建的历史背景、修建时间、基本走向、建筑形式。并指明其中一些数据来自青海当地学者的论著;从第二篇到第五篇,分别记述了作者行走乐都明长城(含31幅图片)、互助明长城(含31幅图片)、大通明长城(含48幅图片)、湟中明长城(含74幅图片)的亲身经历、收集到的相关数据及所见所感。图片中不乏作者背着大包在高山峻岭间行进的自拍图片。

 

    从网页中的照片可以看出,2011年10月10日,“寻城”那天登上了大通明长城的起点——互助县南门峡镇札板山。按照照片下方显示的时间,可以看出,直到10月15日,“寻城”一路顺着这段明长城在大通县窎沟乡麻家庄村至元朔乡毛家沟村、毛家寨村直到娘娘山的大通明长城行进。

 

    “寻城”的文章中引用了大通文物工作者陈荣著作中对大通明长城的一些记述,还有他自己一路走来的观感。他在文章中说:“……据说有位参观者曾经说:‘大通明长城,青海的八达岭’。我认为,八达岭只有一个。大通明长城与八达岭的修建材质、修建形式完全不同,没有什么可比性。每一段长城都有自己的特点,没有必要去攀附什么名分……”我和许多朋友十分赞同他的说法。

 

    文中还有这样一段话:“大通明长城所在山脊线路清晰,醒目,墙体保存高大完整。一眼望去,可远观十数里。修建质量与甘肃,宁夏的明长城不相上下。墙体外侧基本长满了沙棘(黑刺),花刺(三根针),野玫瑰等多刺的灌木。人若穿行其中,苦不堪言。”我们仿佛看到了“寻城”背着巨大的行囊徒步在灌木丛中艰难前进的身影。说实话,作为大通本地人,我们当中很少有像他一样走完家乡境内的明长城的人,至少我没有走完过。看了“寻城”的大通明长城行走记录,我汗颜和惭愧。

 

    来不及详细读完网站上“寻城”的明长城文章。同事还在等我回复“寻城”的消息,必须立即开始寻找“寻城”。

 

    我把“寻城”在“长城小站”网站的青海明长城文章链接分别通过微信和QQ发到青海作家群、江湖文学摄影群及一些文学和户外群,附言“有谁认识文章作者‘寻城’或知其联系方法,请立即联系我。”可是消息发出后如泥牛入海,毫无音讯。

 

    于是又把那条消息发送给一些从事文史研究和旅游工作的师友,包括我省著名作家井石老师。一会儿井石老师便在微信上回话说不认识这位“寻城”,并建议我利用给“长城小站”网站留言的形式去试试,看能不能找到那位“寻城”。我觉得这是个好办法,便打开“长城小站”网站点击“联系我们”栏,找到了网站管理员的一个联系电话、一组手机号码。犹豫半天后我给那个手机号码发了一条短信:“您好,我是青海省大通县委宣传部的,中央电视台来这里拍摄有关青海明长城的纪录片,发现你们‘长城小站’网站有一个署名‘寻城’的人发表的一系列有关青海明长城的文章,想与作者联系,不知道您可否提供一下‘寻城’的情况及联系方法?非常感谢。”短信发出时间是晚上八点。

 

    此时,QQ群里陆续有人关注到我发送的寻找“寻城”的消息,但是没有群友认识他。有人通过我发过去的网络链接开始认真读他发表在网上的文章,说要“抓紧时间恶补一下明长城知识”;有人指出,“寻城”文章中提到了大通及湟中县文物管理所人士的名字,让我去找他们。湟中网友“南川子”指出,文章中的武老师是湟中县博物馆馆员武海旺,他已经拨打武老师的电话了,可惜关机,明天一早,他就联系武老师,向他打问“寻城”的联系方法。

 

    做完一些家务,已经是深夜了。刚坐到电脑前,想看一下有没有新消息,手机突然响了,急忙一看,是来自北京的号码,心里突然想到了前面给“长城小站”网站管理员发过去的短信息。电话接通,对方标准的普通话传了过来,说前段时间手机一直关机,刚开机,才看到我发的短信。他是“长城小站”网站管理员张俊。紧接着就开始说起了寻找“寻城”的事儿。

 

    张俊说,“寻城”是他的好朋友,也是民间长城保护志愿者之一。2011年,“寻城”徒步长城,来到青海,写下这些有关青海明长城的 文字,并附上了相关图片。2013年,“寻城”从嘉峪关出发,再次徒步万里长城,途中经费紧张,在参与高空作业筹措资金时,发生意外不幸离世,年仅40岁。

 

    听到这里,我一下子沉默了。“真是没想到,没想到会这样……”我语无伦次。

 

    “能不能说一下‘寻城’的真实姓名啊?”过了半天,我说。张俊说,“寻城”原名郝术新,河北保定人。

 

    继续沉默。“那么,欢迎您以后来青海。”我说。

 

    “青海,其实我也来过,我还来过你们大通看了明长城。在大通,我还买过一大块牛肉呢……”张俊在电话里笑了一下,气氛缓和了些。

 

    “如果央视摄制组需要资料的话,我还可以和您联系吗?”我说。

 

    “可以。”张俊说。

 

    电话挂断后,我坐在电脑前沉默许久……

 

    记得“长城小站”的网站里有这样一些话:“时间不紧不慢地进入了21世纪,我们的生活不断变幻,电脑网络迅速成为人类新的沟通方法。于是一些走在长城上相识的朋友们便想给自己,同时也给所有热爱长城、热爱生活的人们在网上安个家,这个家就是长城小站。……(我们)中间有忠实(的)长城爱好者,以考察全中国长城为己任;有摄影爱好者,酷爱用相机记录朝晖夕阳下的长城……有登山野营发烧友,翻山越岭走个不停。在城市里他们是普通人,但由于心存着对山野和长城的热爱,他们又多了一层对大自然的感知、对历史和文化的领悟。这使他们有了一颗平静面对生活的心境。他们就是长城小站。……小站成员以自身经历、耳闻目睹,痛感保护长城的迫切。他们希望以自己微弱的力量去为之努力。也许正是长城本身给了他们无穷的动力,一次又一次的走过长城,走个不停。”

 

    原来“寻城”就是这个网站的一员,他虽然不是青海本地人,但他是热爱长城、保护长城的众多人士中的一员,他发表在网站上的那些关于青海明长城的文字,那些图片画面那么亲切熟悉,那是我们身边的长城,也就是我们的家。忽又想起,此次央视四套摄制组拍摄的纪录片主题便是“远方的家——长城内外”。青海明长城就是我们的家,也是“寻城”的家,只是我们的家在门前,而“寻城”的“家”在心中。这两个“家”一个现实得触手可及,一个则崇高得只能用心感知。

 

    寻找了一晚上“寻城”,终于找到了!但结果又是这么令人感慨。我该把寻找“寻城”的故事写下来吧,告诉我身边的人们,曾经有一个来自河北保定的叫郝术新的人,他的网名叫“寻城”——寻找长城。2011年秋天,他仔细走过了青海境内的明长城,搜集各类文献资料,为青海明长城撰文并在一个叫“长城小站”的网站发表后,使很多关注中国万里长城的人们也知道:青海,也有长城;CCTV—4的“远方的家——长城内外”节目中,也会有关于青海明长城的报道。

 

    “寻城”,但愿您在天堂里,时时逡巡着青海高原上逶迤蜿蜒的明长城……

请您发言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