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论坛

弘扬柴达木精神带头密切联系群众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辛国斌   时间:2014-03-31 08:45   编辑: 闻皓   

    柴达木精神是在柴达木开发建设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包括延安精神在内的我们党的革命精神和中华民族精神在特定的历史、地域条件下发扬光大而创造和锤炼形成的一种时代精神。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对党员领导干部进行以延安精神为重点的革命历史教育,重温柴达木开发建设的艰苦创业史,缅怀先烈先辈的光辉事迹,就是要洗涤思想尘埃,净化自我灵魂,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宗旨意识,密切群众联系。

 

    在学习先辈中砥砺品质,始终坚守理想信念

 

    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就会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就会出这样那样的问题。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是我们共产党人奋勇前进的指路灯塔,是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的精神支柱。柴达木人为什么能够把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的不毛之地,开发建设成青海经济发展重要增长极、全国的循环经济发展试验区,就是因为一代代柴达木人响应党的号召、服从祖国需要,怀着崇高的理想信念,面对严酷恶劣的自然环境,发扬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自身献子孙,创造了一个个人间奇迹。手持一把小锤和罗盘,凿出了中国的第四大油田;搭起一顶马脊梁帐篷,改写了中国没有钾肥的历史;插下一把铁锹,诞生了一座世界面积最大的城市;靠着一股人拉肩扛干劲,在世界屋脊通上了天路;支起一口炼硼砂铁锅,扛起了新中国屈辱的还债重担……可以说,柴达木的开发建设史,就是一部柴达木人理想信念的奋斗史。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最根本的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宗旨意识教育。每个领导干部要把弘扬柴达木精神与贯彻群众路线有机结合起来,对照先烈先辈,坚定革命理想信念,用远大理想指引人生,进一步筑牢抵制“四风”的思想防线,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要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能否”为标尺,切实对照检查自己的不足,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要加强思想理论建设,认认真真、原原本本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世界,认识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趋势,坚定理想信念,自觉做到深信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的必然,深信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奋斗必成正果,深信现在每一天的奋斗都与共产主义紧密相连“三个深信”,始终站稳政治立场,努力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忠诚实践者。

 

    在坚定党性中牢记宗旨,自觉践行群众路线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只有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才能做到坚如磐石。回顾我们党动员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光辉历程,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贯穿党的全部历史的一条红线,是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柴达木人自来就有着依靠群众、密切联系群众的光荣传统。不论是筑路、盐湖、农垦、油田建设一线,还是机关、单位,在艰苦困难的年代,到处都有干部群众打成一片的生动场面。上世纪90年代,中央国家机关12个部的宣传部长到青海油田参观,不论走到哪里,不管民工、干部、工人、领导,都是一样的脏棉袄,一样的两个眼珠在黑沙脸上打转。只有在听汇报时,才发现原来他就是队长、就是书记、就是总工、就是局领导。他们把这种干群关系归纳为三个“分不清”:干部、工人分不清,男女分不清,职工与民工分不清。

 

    历史就是一面镜子,学习柴达木的创业史,就是要强化我们党的宗旨意识,纯洁党性修养,牢固树立群众观念,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座右铭和警世钟,摆正位置,放下架子,始终把自己当做一名人民公仆,植根于群众之中,时时处处与群众融在一起,切实解决“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根本立场问题。要把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作为自身职责所在,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利益上服从群众,真正把群众摆在心中最高位置。党员领导干部要坚持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放下架子,甘当小学生,深入联系点、深入群众,识民情、接地气,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要切实落实领导干部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关心基层联系点和联系点的群众,经常深入联系点调查研究,真心实意与群众交朋友,真正了解基层干部群众的所想、所急、所盼,切实解决实际困难问题。

 

    在传承精神中崇尚实干,带头做到求真务实

 

    纵观人类数千年的文明史,任何一个国家的昌盛,任何一个民族的振兴,都离不开强大的精神支柱,都要靠强大的精神力量来发动、支撑和鼓舞。重温“盐湖精神”、“筑路精神”等老柴达木精神,深切感受和体会到,柴达木精神是海西改革发展稳定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精神宝藏,海西经济社会发展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靠的是柴达木精神的激励和感召,靠的是一代代柴达木人的埋头苦干、艰苦奋斗。当前,海西的开发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正沿着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三区”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阔步前进。要肩负起改革发展稳定新的历史重任,关键在于各级领导干部能不能带头传承和弘扬柴达木精神,带领群众求真务实、真抓实干。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所有成就,都是干出来的。如果落实工作抓得不好,再好的方针、政策、措施也会落空,再伟大的目标任务也实现不了。通过集中学习和实地感受柴达木精神,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埋头苦干,是成就一切事业所必须的基本态度,要想取得事业的进步和发展,只能靠扎扎实实的工作和坚持不懈的努力。要坚持真抓实干,积极倡导实干之风,紧紧围绕全州改革发展稳定重点工作部署,着力在循环经济试验区、统筹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建设和民生改善等重点工作上大干、快干、实干,在破解各类发展难题上苦干、巧干、敢干,以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的良好作风不断把各项工作推向前进。要坚决克服“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以讲话落实讲话”的不良作风,真正从会议、文件、讲话中摆脱出来,把工作着力点放到研究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问题上,放到研究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紧迫问题上,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务实效,使各项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进步。要树立正确政绩观,不急功近利,不做表面文章,从点滴入手,从具体事做起,雷厉风行,狠抓落实,发扬“钉钉子”精神,锲而不舍,久久为功。

 

    在艰苦奋斗中保持本色,带头厉行勤俭节约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早在1943年,美国记者斯诺到延安采访时,看到毛泽东住窑洞、周恩来睡土炕,从中发现和认识了我们党和其领导军队的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他将其称为“东方魔力”,并断言这是“兴国之光”。柴达木从昔日的“八百里瀚海无人烟”变成今天的“八百里瀚海春满园”,就是一代代柴达木开发建设者持续艰苦奋斗的结果。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古人说,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意思是节俭是一切美德之源,奢侈是邪恶中的最大邪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坚决反对讲排场比阔气,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当前,虽然我国综合实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在不断提升,但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就海西来说,虽然在发展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内地发达地区比,差距仍然很大,特别是社会事业发展滞后,民生保障整体水平仍然较低,发展的任务还很艰巨,要在全省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还需要继续艰苦奋斗。尤其对于领导干部来说,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还是十分重要的人品官德修养。要始终保持勤俭作风,必须牢固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观念,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始终跟人民群众相濡以沫、同甘共苦。要牢记“俭节则昌,淫佚则亡”的教训,继承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养成良好的生活作风,从思想深处真正树牢勤俭节约的思想观念,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作风开展各项工作。

请您发言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