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论坛

文物保护切忌舍近求远、厚古薄今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   时间:2015-01-30 09:27   编辑: 张宏   

    说起文物,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那些锈迹斑斑的老物件,那些沉埋在地下的古墓,还有被时光剥蚀的古庙、古城等等。文物保护单位所注意的,也自然都是些有年头,跟我们隔着遥远时空的古代遗迹。结果,狭隘、短视的文保视野和理念,把散置在全国各地的很多近现代重要遗迹和文物,统统排斥在人们的视线之外。再加上大规模的城市化浪潮和弃旧换新的城市改造工程,许许多多具有时代、文化蕴涵的近现代重要遗迹,不是今天被夷为平地,就是明天被傲岸的商厦、别墅取而代之。我们不得不眼睁睁地看着一些有着强大历史“记忆功能”和时代符号的遗迹消亡,留下记忆和历史文化之间的一个个裂隙。

 

    欣慰的是,如今许多地方的政府、文保部门甚至行政企业单位,随着文保理念的扩展和文化自觉力的提升,也都逐渐地意识到发掘近现代遗迹的意义,并把它们作为文物保护单位和旅游新项目加以保护和利用。譬如,被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珊溪镇坦歧村村民唤作“大炼钢铁厂”的旧址,被记入第三次文物普查档案。这意味着我们开始有了新的文物普查和保护观念。从硬杠杠上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已把文物时间年限从建国前延伸到1979年之前。地方考古专家蔡钢铁说:“文物时间下限的延伸标志着文物保护外延的扩大和内涵的深化,也显示出对先前时代的情感和态度。”

 

    不久前,王贵如、程起骏、王文泸三位我省的文化名人,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进行文化产业开发与保护的调研中,同样也抱持了一种不舍近求远、不厚古薄今的文化保护理念。他们在写给海西州政府的调研报告中就提到:“关于海西州特殊历史记忆的景区保护和开发,目前可以确认有开发价值的有这样几处:其一是乌兰县何德胜钢铁厂遗址。这是1958年在‘钢铁生产超英赶美’的思想指导下,动员全民土法炼铁并且注定要失败的产物,是严重违背经济规律、盲目蛮干的见证;其二是赛什克农场于1958年创造的所谓春小麦亩产8585斤的记录(曾作为《人民日报》和《青海日报》的头版头题新闻)。这也是全国大刮浮夸风中必然出现的一个典型事例。这两件事情包含着深刻的历史教训,是不可多得的反面教材。这两处地方作为柴达木特殊的历史记忆,应该予以保护和开发,使其成为人们追寻历史、了解历史真相的一个符号、一个标记,并从中得到教育和警示,知道弄虚作假、虚报浮夸和违背经济规律、迷狂蛮干的严重危害,把这段历史教训牢记在心。由于这两处遗址在历史和政治上的特殊性,几乎可以肯定,它们在省内甚至在全国已经具备独一无二的旅游价值,值得认真保护和开发。其三是香日德农场在上世纪70年代创造的春小麦亩产2026斤的高产纪录。这是一个有确凿事实的正面典型。通过对它的展示,可以让人们了解柴达木农业科技曾经取得的骄人成绩,认识柴达木农业的巨大潜力,增强柴达木人的自豪感、自信心。”

 

    这份报告的主导理念,对当前我省的文保工作,尤其是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保护、利用带来了诸多启示。一直以来,一说文化旅游,大家都是奔着名山、名寺、圣湖而去,大有“为了追寻远方的玫瑰,而忘记了身边的蔷薇”的趋势。事实上,像“何德胜钢铁厂”这样铭刻着特殊年代历史风貌的现代遗迹,遍布青海的角角落落,它们同样跟我们的彩陶罐一样,具有丰富的文化价值。更重要的一点是,这些被人们忽视的遗迹,因为与近现代青海的社会变迁息息相关,早已凝结为几代青海人共同的记忆,而且,这些遗迹因为具有鲜明的时代符号、特定的历史意味,成为默默见证青海历史变迁,衔接地域文脉,钩沉历史真相的、不可再生的物证。正如报告里的一段文字所言:“这些景观和遗存,背后往往都有丰富的值得探究的历史渊源,以及相关的事件、人物、传奇等。一旦把这些东西都挖掘出来,必然可以大大丰富旅游的内涵,提高文化在旅游发展中的含金量,扩展游客的认知空间。反之,如果只是让游客到山看山,到水看水,那么,旅游只能是低层次、浅表性的,景点的吸引力、竞争力一定会大打折扣。

请您发言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