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青草园

第一阅读:羽人猜想:千年瓦当终成谜

来源:西海都市报   作者:王十梅   时间:2016-01-11 08:53   编辑: 刘海钧   

    2015年3月,丝绸之路——大西北遗珍展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展出,这次展览受到了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出土于我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的羽人瓦当作为丝绸之路青海南道上的历史见证文物之一,也参加了此次展览。

 

    瓦当是我国古代一种实用建筑构件,不仅可以蔽护屋檐檐头,还起到美化建筑的作用。青海省博物馆研究员柳春诚先生介绍,瓦当在我国始于西周,不同的历史时期,瓦当在式样、浮雕图案上都有所不同。就形制而言,瓦当刚开始的时候是半圆形,后来演变成了圆形。羽人瓦当属于后者,经考证,这件出土于我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的羽人瓦当是唐代建筑材料。

 

    羽人来自西方?

 

    1985年的一天,在我省民和县川口镇享堂古城出土了一件拥有奇特浮雕图案的圆形瓦当。这件瓦当直径13厘米,灰色陶制。瓦当上面最引人注目的是瓦当中心部位的主题浮雕——一个双翼飞人的形象。

 

    羽人瓦当上的双翼飞人面部五官饱满,发梳螺髻,深目、高鼻,上身裸露,腹部以下遍生羽毛,赤足。他双手合十在胸前,似乎手握着长笛正在吹奏。他的背部两侧伸出一对宽大的双翼,翅膀上的羽毛清晰可见。羽人瓦当的圆轮边缘还有一圈连珠饰。它的制作工艺为压模制成。

 

    羽人瓦当上面的羽人高鼻、深眼的形象,似乎不像中国人,很像是西方文化中的天使。

 

    羽人瓦当:东方太阳神

 

    在我国其他地方出土的文物中,也有许多羽人的形象。湖北省襄樊市曾出土一个三国铜羽人,考古专家认为三国铜羽人不仅与楚地巫术联系密切,而且与道教、佛教相结合,是佛教传入我国的物证。1966年,西安出土了一件青铜羽人,据专家考证,这种羽人形象,是我国神仙思想的反映。

 

    经过多年的研究,柳春诚认为,羽人瓦当是古人对鸟类图腾崇拜的产物。“在我国古代许多地区的文化中,对鸟类图腾崇拜的现象十分普遍。在古人眼里太阳是一只能发光的神鸟。”柳春诚说。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故事是古代鸟崇拜中较为典型的事例。据说,帝喾的次妃简狄是有戎氏的女儿。有一天,简狄与别人外出洗澡时,看到一枚鸟蛋,简狄吞下去后,怀孕生下了契,契就是商人的始祖。

 

    “现在看这个故事,谁也不会相信有人会吃了鸟蛋就生下孩子。但是从这个动人而玄妙的故事中可以推断,当时的商就是以鸟为图腾,而由这种图腾崇拜衍变出将玄鸟当作祖先的神奇故事。”柳春诚说。

 

    在人类的视觉感观中,同等面积的圆形要比其他形状显得舒展得多。将羽人的形象放置在圆形的背景中,充满了自由、圆满的艺术冲击力。柳春诚说,古人正是在圆形中孕育出许多美感的联想,并在太阳、月亮等圆形画面的构图中赋予神话内容,通常是“日中有乌,月中有兔”的思想观念。青海羽人瓦当总体构图正是反映了日中有乌的原始神话意象。

 

    太阳和鸟的关系早在“十日并出”神话年代就已形成。《山海经·海外东经》:“下有汤谷,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欲,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到汉代,日中乌又同西王母取食的三青鸟联系起来。张衡《灵宪》:“日者阳精之宗,积而成乌,象乌而有三趾。”所以日中乌又变成了三足乌。三足乌在汉代画像砖上有不同的形象出现,日轮内的乌多作飞行姿态或站立状。青海羽人瓦当亦作立姿。这种在太阳中间塑造一个人身鸟羽的形象,实际上所要表达的是一种能飞的神仙形象。

 

    “鸟纹也是青海地区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宗日文化和青铜时代辛店文化、卡约文化中最发达最具代表性的纹饰之一,这种在动物或人体身上安置双翼的作风由来已久,在甲骨文、岩画以及云南、两广地区出土的铜鼓和提筒上常能见到。青海出土的这件羽人瓦当上的图案很可能与古代鸟图腾崇拜有关,也许是古人创作出来的又一种太阳神的形象,是太阳神形象的另一种版本。”柳春诚说。

请您发言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