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特刊·青报观察】凝心聚力,精心描绘乡村振兴好图景——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书写好中国式现代化青海篇章系列述评之七

初春时节,青海广袤大地上,一栋栋干净整洁的农家小院焕发出新颜,一个个致富产业拔地而起,一座座美丽乡村如同一粒粒种子,萌生新的希望。

路顺景美新农村。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魏雅琪 李娜 摄

“脱贫人口收入增速高于全省农牧民收入增速,全省农牧民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城镇新增就业、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年度目标超额完成……”从2024年青海省《政府工作报告》中,从脱贫群众不断增加的收入里,我们感受到青海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发展脉络。

初心不改、方向不变、力度不减、脚步不停。青海以“五大振兴”助推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增加脱贫人口收入为核心,以推进乡村振兴“八大行动”为抓手,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持续强化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和工作落实,筑牢防止返贫致贫“防火墙”,在不断增强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中,努力开创全省乡村振兴工作新局面。

喜迎丰收。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魏雅琪 李娜 摄

着眼“稳” 夯实粮食生产根基

作为乡村振兴的基础,粮食安全一直被当成头等大事来抓。

今年的春播春耕对于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巴燕镇阿扎卜扎村的种植户来说可谓是信心十足,村里经过整治复种后的86.6公顷撂荒地,在经过上一年小麦产量高达10万公斤的丰收后,又投入了新一轮的利用。

从撂荒地到致富田,粮食的丰产不仅是农民收入的提升,更是种粮信心的增加。

在青海,阿扎卜扎村并不是个例。

保证种子质量才能守护粮食安全。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魏雅琪 李娜 摄

2023年,青海粮食生产呈现面积增、单产增、总产增的“三增”良好态势,年度粮食综合单产每亩同比增长7.8%,实现了以质提量、丰产增收的目标,脱贫人口纯收入达到15073.6元,增长15.6%;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三农”压舱石作用更加凸显,为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了有力支撑。

丰收的背后,是全省坚决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的生动注脚,更是科技赋能现代农业,让“藏粮于技”“藏粮于地”加速成为现实的真实写照。

粮食安全的底气从何而来?

为了稳定面积,确保“良田粮用”,我们将耕地“非粮化”及撂荒地排查整治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严厉整治耕地“非粮化”和撂荒地,整治耕地“非粮化 ”19.6万亩(约1.3万公顷),撂荒地全部复耕复种,努力做到应种尽种,确保粮食面积只增不减;

为了藏粮于地,我们把耕地质量提升放在突出位置,把建设高标准农田作为打造粮食生产优势片带、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关键举措,截至目前,全省高标准农田总量达到463万亩(约30.9万公顷);

为了藏粮于技,我们紧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开展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农业主推技术到位率达到95%以上,实施粮油单产提升行动,建立百千万亩示范田628个,示范辐射带动大面积均衡增产。同时,加强粮食增产的“芯片”作用,加快推进种业振兴,建成良种繁育、示范、展示基地30万亩(约2万公顷),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

良田有保证,良种、良法也在接续跟上。2月20日,青海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更是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放在首位。在不断升级的粮食安全中,青海再发力,牢牢稳住群众的“饭碗”,夯实乡村振兴发展的基础。

应变局、开新局,有了粮食生产这个“压舱石”,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有底气和信心。

特色种植让农民富起来。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魏雅琪 李娜 摄

突出“进” 激发乡村产业活力

产业既是支撑乡村振兴的源头,更是引领乡村振兴的潮头。

一片花海,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百姓的金山银山,西宁市湟中区土门关乡上山庄村的乡村花海成为“全国十大网红花海”之一,每年吸引20万人次游玩。

火起来的乡村旅游,让这里成为第一批“吃螃蟹”的村庄,不仅吸引年轻人返乡创业,也解决了村民就业问题,更是通过农产品销售,农家乐、民宿的开办,形成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链,不断推动乡村振兴提速发展。

强品牌、延链条、促融合,做实产业文章。在青海,如今,像上山庄村这样的乡村产业越来越多,我们不断挖掘新潜力、培育新优势,在拓宽现代乡村产业发展空间上下大力气:

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采取“企业+养殖基地+合作社+牧户”的运作模式,通过牦牛养殖“牵”出一条为农牧民增收致富的产业链;

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的一碗拉面已成为地方支柱产业,是群众跳出农门、走出山门、迈进城门、跨出国门的“致富面、和谐面、幸福面、小康面、振兴面”;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核桃庄乡大庄村主打的羊肚菌产业,为村子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摸索出新路子。

……

振兴乡村,仅仅只有“青山郭外斜”的情怀是不够的,把生态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培育美丽经济幸福产业,让农民吃上“生态饭”、“口袋”鼓起来,才是乡村振兴的落脚点。

骑行油菜花海,擦亮青海乡村生态旅游名片。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魏雅琪 李娜 摄

今天的青海乡村,特色产业遍地开花,我们围绕独特的区位优势和特色农产品资源优势,始终坚持绿色长远发展,以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为目标,从赋能高质量发展出发,在融合发展和延链补链上下足功夫,在构建涵盖生产、加工、流通、科技、服务等一体的产业发展格局下,通过26家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和157家省级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主要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2.1%,直接带动27.2万户农牧户实现就业、增收,并通过牦牛、藏羊、油菜、青稞4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带动龙头企业、合作社规模化经营、集约化发展。目前,牦牛、藏羊、油菜产业集群一二三产业总产值达443亿元。

农牧产业的基础在不断发展的机遇里充满活力,一条围绕乡村振兴加速上行的“幸福曲线”越发清晰。

村里的妇女有了新的增收途径笑开颜。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魏雅琪 李娜 摄

瞄准“实” 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乡村全面振兴,最直观的变化在哪里?是旱厕改造,是污水治理,是道路硬化,更是文明新风的深耕、乡村善治的探索,在乡村治理越走越实的脚步中,印象中“脏乱差”的青海农村,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改变。

我们从“千万工程”的经验中不难发现,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农民改善民生福祉的起点。

青海坚持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助推脱贫攻坚、破题乡村振兴的“当头炮”和“先手棋”,从全省大局到地方政府,从党员干部到农民牧民,开始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环境革命”——环境卫生整治写入村规民约,垃圾中转站建在了县区,“禁塑令”在不少州县推进越来越深,乡村的美丽蜕变正在集聚源源不断的力量。

截至目前,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已实现行政村全覆盖,生活垃圾进行收运处理的行政村达到96.2%,全省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65.1%,所有行政村均建立了日常保洁机制。

乡村振兴离不开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强化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需要具体、具象、规范的抓手载体。近年来,全省各地积极探索创新乡村治理方法、路径、机制、平台,涌现出一批好经验好做法,形成了党支部龙头引领、党员示范带头、村民群策群力、有事大家议、花钱大家定的良好风气,农民群众在逐渐增多的产业、逐步增加的收入、日益舒心的生活环境和日渐提升的生活幸福感中享受着乡村振兴带来的红利。

搬新家开启新生活。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魏雅琪 李娜 摄

让乡村治理效能顺起来,青海的脚步从未停下,农村风尚正在由“旧”到“新”,清单制逐步推广运用,“积分制”让乡村“自治”发挥出“大作用”,我们的乡村治理更以“数字化”开启了“云端”服务新模式……

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治理样板、一条条探索创新的新路子,都指向了一个共同的结果,那就是以党建统领密切党群“鱼水关系”,带领群众治理乡村、鼓起钱袋。

今天的青海乡村,生态向好、治理向稳、产业向兴,我们阔步走在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上,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基础,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乘势而上,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持续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不断改善。

编辑:刘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