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中高考

持续改善教育民生——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燕海茂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赵 静   时间:2016-01-11 08:53   编辑: 张宏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接受良好的教育是民之所盼,也是民生所向。围绕“十二五”以来全省教育事业发展取得的成绩以及未来五年如何提高教育质量等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本报记者近日专访了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燕海茂

 

    问:接受良好教育,是人民群众对提升自身素质、促进全面发展的期待和向往,请介绍一下“十二五”期间,我省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哪些突出成效?

 

    答:“十二五”以来,我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大力实施“科教兴青”和“人才强省”战略,不断健全政策体系,推进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优化教育布局和学科专业结构,强化师资培训,深入推进改革,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多样、优质教育的需求,各级各类教育基础条件明显改善,教育教学水平持续提高,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提升,全省教育呈现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可以说,“十二五”是全省教育投资力度最大、发展速度最快、条件改善最明显的重要时期。

 

    教育普及程度明显提高。学前一年、两年毛入学率分别比2010年提高20和26个百分点;学前三年毛入园率提高20.34个百分点、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3.02%、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提高10个百分点、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预计提高8.58个百分点,部分指标走在了西部地区前列。

 

    办学条件得到显著改善。五年来,全省教育经费累计投入912亿元,教育基本建设资金投入191亿元,分别是“十一五”的2.8倍、4.4倍。分别实施了中小学布局调整暨校安工程、中小学标准化学校建设、全面改善民族地区薄弱高中、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师范大学新校区建设等一系列教育民生工程,办学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教育公平取得重要进展。“两基”顺利通过国家验收,15个县通过国家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新增了2137个教师编制,有效缓解了农牧区教师不足的问题。构建了自学前一年到研究生教育的各类资助政策体系,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确保每一名学生不因家庭困难而辍学。改善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近入学条件,流动人口子女就学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教育服务能力大幅提升。青海大学进入“211”工程,青海师范大学实现了博士生培养零的突破,高校综合实力大幅提升。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高校理工类等应用型本科专业占比2015年达到54.3%,比2010年提高6个百分点。组建7个职业教育集团,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和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和85%以上。

 

    党建思政工作开创新局面。全面贯彻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领导和基层党组织建设,各市州县委均成立了教育工委,中小学党组织的覆盖面不断扩大,中学实现了全覆盖。高校健全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积极推进大学生党支部建设,本科院校大多数高年级班级建立了党支部。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党建思政工作经费大幅度提高。目前,全省有20 所学校党组织被命名为省级党建工作示范点,6所学校党组织被确定为全省党建品牌立项建设单位。切实发挥主渠道作用,开展爱国、法治教育等几十项弘扬主旋律校园主题教育和文化品牌创建活动。制定领导干部上讲台实施方案,实施高校思政课特聘教授制度,得到中央领导和教育部的充分肯定,形成了思想教育引导长效机制。

 

    问:“十三五”时期我省教育事业发展总体目标是什么?

 

    答:“十三五”教育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普及15年教育,基本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基本建立现代教育体系,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学前教育和高等教育普及程度走在西部地区前列,其他阶段教育主要发展指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教育对经济社会贡献度达到西部地区平均水平。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努力实现“两个优化、三个突破、四个提升”。

 

    两个优化———学校布局和学科专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公共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

 

    三个突破———在促进职业教育发展上取得新突破,在加快民族教育发展上取得新突破,在推进教育综合改革上取得新突破。

 

    四个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整体提升,教育质量显著提升,教育服务经济发展贡献能力全面提升,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问: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青海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要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十三五”期间我们在提高教育质量上有什么新举措?

 

    答:《建议》强调“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这是省委站在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部署,非常切实我省教育发展实际,抓住了青海教育发展的关键,体现了省委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为“十三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

 

    根据部署,我们正在编制“十三五”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围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将着力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推进教育信息化等关键环节入手,综合施策,重点突破,努力在提升教育质量上有新作为。

 

    加快发展民族教育方面,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民族教育发展的决定》,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推动各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和文化交融创新。加快普及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提高普通高中教学水平,大力提升职业教育办学水平,增强本科高校服务能力。科学稳妥推行双语教育,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抓好教育对口支援和异地办班工作。到2020年,全省民族地区教育整体发展水平及主要指标达到或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各级各类教育质量显著提高,服务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能力显著增强,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把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全面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用好国家“特岗教师计划”,改革学前双语教师、小学全科教师培养制度,探索学前和中职教师有效补充方式,着力培养双语兼通、“双师型”教师和学科领军人才。完善教师准入基本标准,严把教师入口关。完善全员培训制度,改进教师培训组织管理,大力实施“国培”、“省培”项目,采取名师工作室、跟岗研修、送教上门等有效形式提高培训质量。完善教师激励和约束机制,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改革教师职称评聘办法,完善教师评价体系。

 

    推进教育信息化方面,把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作为缩小区域、城乡教育差距的有效途径,通过政府规范引导、企业参与建设、学校购买服务等,加快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构建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实施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工程,全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应用,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

请您发言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