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走青海看青海

青海平弦戏如何破茧成蝶?

来源:西海都市报 作者:王运卓 时间:2013-04-15 08:00

    陈启明去海南省考察买房回来了,他已经有了离开青海的打算。

 

  67岁的陈启明精神抖擞,祖籍上海的他操一口流利的青海话:“那里真有点儿世外桃源的意思啊,真的想留下。”老人看上去怎么也不像年近古稀的样子。2009年他为平弦戏《日月湾的笑声》作曲,2011年又完成了平弦戏《未婚妈妈》的作曲。这两出戏是近年来我省现代平弦戏的代表。“搞了一辈子平弦戏,退休都二十多年了还是放不下啊。”

 

   41名学员将拿起“接力棒”

 

  “这两年里,给孩子们写了几出折子戏的曲子。”陈启明仍就没有停下创作的脚步。他说的“孩子们”是青海省文化艺术学校委托西安艺校和陕西省艺术学校培养了6年的41名平弦戏学员。听说“孩子们”学成归来,3月13日、19日和21日,记者多次接触了他们。

 

  启用于1985年年底的排练厅,200平方米大,位于微波巷一家属院的一幢简陋二层小楼的一楼。3月13日下午,记者一进楼便听到“大、大、大……”一阵女声锣鼓点儿。

 

  团里负责女生基本功训练的张凌云老师正领着学员们练习扇子组合、水袖组合。靠近练功镜的地方有一群男学员围着杨海娃老师,他们在训练趟马、走鞭等身段组合。四十多个人在这间排练厅里显得有些施展不开。“你是大将,要有大将的风度……好,再高一点儿。”杨海娃走到卢世佳跟前,给他纠正走鞭亮相时双手的位置。

 

  3月21日,记者采访了几名学员。家住总寨镇的卢世佳在这个班里比较特殊,因为他和哥哥都学戏。他们的父母喜欢平弦、秦腔,“年年春节村里有演出时父母都会上台唱上几段。”卢世佳说,从小就受长辈熏陶,当时还在上初二的他由于好奇,便和哥哥一起走进了艺校。

 

  15岁的段晓燕是乐都县高庙镇段堡子村人,因喜欢舞蹈而跨入学艺的大门。家住西宁的张钰琼、李鑫钰学戏的缘起也是因为喜欢舞蹈。在陕西时,陈启明老师给他们写了几出折子戏,跟班教他们唱念的是李义安老师。“李老师对我们很负责,而且还是我们的生活老师,年纪那么大了,我们让他挺操心的,就是特别认真吧。”张钰琼说。

 

  “责任让我们努力前行”

 

  3月13日下午,在平弦剧团排练厅门口,杨海娃看到李义安,老远就小跑过去,双手抱住了李义安:“李老师,这一向好着撒。”“海娃,没见着时间长了。”李老师说。杨海娃1985年考入陕西艺校,4年后在平弦实验剧团参加工作,从此李义安成为杨海娃艺术道路上的明灯。

 

  2012年6月青海省演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演艺集团)正式挂牌。张凌云、杨海娃、李超是这次演艺集团改制后留下的平弦戏演员,他们也是这批学员的老师。

 

  张凌云说:“我们现在就是带着学员打好基本功,学好传统戏,这样才可以接演新戏。演员必须演戏,上一次台就有收获,舞台经验就是这样积累的。

 

  当快餐式的娱乐方式大行其道时,作为我省唯一的地方戏剧平弦戏难免处境尴尬。“一个省要有一个能打得响的剧种,虽然现在平弦(戏)走得很难,但还是要坚持,我总觉得身上有一种责任。”杨海娃如是说,他几乎年年都是院团的先进工作者,“也许就是因为这个年年先进吧,催着我往前走。”

 

  在排练中总结核心技术

 

  李义安,68岁,1958年入行,是继平弦戏创始人之一周娟姑等人之后的第二代平弦戏演员,擅演小生。“演员像流水线上的工人,拿来可用的教科书才是核心技术。我们现在恰恰缺这个核心技术。核心技术必须在排练过程中总结,新一代演员可以从文本上看到,平弦戏是这么个规矩。”李义安说。

 

  陈启明,小李义安一岁,两人是师兄弟,他认为“平弦戏搞一搞就停了,搞一搞又停了,这不利于剧种发展。平弦戏作为一个新兴剧种,能搞,而且大有可为。发展平弦戏要以戏代研。”周娟姑认为,除了自创剧目少,音乐唱腔总不定型,使得平弦戏没有在群众中扎下根。沈德成说:“经历了《日月湾的笑声》《未婚妈妈》的创作,创编人员逐渐摸出了一些路子,我们开窍了。”

 

  要赶快从老艺人身上挖宝

 

  今年春节,演艺集团到西宁市总寨镇新安村演出了3场,其中两场是平弦折子戏,一场是歌舞。“我们村子年年都在农闲的时候请平弦剧团来演出,和他们是老关系了。”村委会主任黄聚宝说,新安村有一千五百多人,除了村民自发组织的社火、唱曲儿,平弦戏是最受欢迎的。平弦戏在西宁周边农村的观众基础扎实,如何吸引城市观众是个新课题。

 

  沈德成在演艺集团成立前的身份是青海平弦实验剧团团长,从1985年调入平弦实验剧团工作至今,现为演艺集团戏剧团团长。“从根子里说,平弦戏目前面临的是如何抢救的问题,而不仅仅是排几出戏。”沈德成眉头紧锁,语速很快。

 

  保存是将平弦戏按原样保留下来。继承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保存。保存下来的第一手资料也是创新的素材。“必须要从老一批的平弦戏工作者身上挖宝,而且再不能等了。”沈德成说:“我有李老师和陈老师两个宝贝蛋儿,近年来的平弦戏创作和教学我们从老同志身上得益不少。”

 

  “2012年我们也演了三十多场。而且今年起,戏剧演一场,政府就给1.5万元的补贴,这让我们干劲儿十足。但是,保护、传承和发展应该作为一个项目来做,要有人员、有资金,团队要健全,这样才能真正让平弦戏以戏代研。这也需要钱。”沈德成说。

 

  保护传承中心没有正式运转

 

  “平弦实验剧团现在还没有脱掉‘实验’的帽子,平弦戏正处在新老交替、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新一批演员到位后,会把历年来积累下的剧目重排重演,提高演员的专业技能,让平弦戏保留、传承下来。”青海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副厅长、演艺集团总经理王建平说。

 

  在2012年青海省机构编制委员会15号文件的批复上这样写着:“青海省平弦艺术保护传承中心主要业务范围:承担平弦艺术的保护、研究、传承和示范演出等工作。”“保护传承中心挂在演艺集团下,虽然目前没有正式运转,但是中心的工作应该依托剧团以戏代研来实践,来总结、推进平弦戏的发展,保护、研究和传承必须基于专业团体的演出,这样是顺的。随着演出团队的不断完善,我们下一步要做的就是(成立)研究团队,或者叫编创团队,要依靠老人、吸收社会上的专家型人才来攻克平弦戏创作的难题。”王建平说。专家请来了,劳务费谁出,这是个不能回避的问题。“传承研究的剧目很难走进市场,这也是摆在演艺集团面前的现实问题。”王建平接着说。

 

  名词解释:

 

  青海平弦戏:是唯一的青海地方剧种。创立于1961年,在坐唱曲艺平弦(原名“西宁曲子”“西宁赋子”)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它继承和发扬了平弦坐唱曲艺音乐的长处,同时吸收了青海越弦、贤孝等曲艺音乐和民间小调中的曲调成分,增加了打击乐器,在音乐结构上形成了曲牌联套体和板腔体相结合的模式。

请您发言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