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走青海看青海

撒拉尔:白驼的传奇与家园的星光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王海燕 时间:2013-08-16 14:46

    

    一幅雄踞山巅犹如布达拉宫的丹霞奇观,点燃了我的思绪———经亿万年风剥雨蚀,赭红的岩石参差嶙峋,赫然裸裎于蓝天白云间,朝晖映照,越发灿然夺目———使人不禁联想到澳大利亚那著名的巨石乌鲁鲁。

 

    走出悬崖绝壁重重围困的拉水峡,一派田园绿风扑面而来。村郭道旁的墩墩柳撑开一蓬蓬阴凉,红盖头、绿盖头在树阴里幽然开放。田里的麦子醉了似的,一浪一浪在夏风里游荡,留下一垄垄麦花的清香。远处的山峦恰如绿海里浮摇的赭红色岛屿,有一群瓦蓝的鸽子扑棱棱飞过天际,向着太阳去了。

 

    这时,我隐隐听见黄河从古什群峡那边走来,脚步沉稳而又铿锵有力,我看见碧波映着尖塔上的星光,在蔚蓝的天幕上闪烁.....

 

    这里是黄河谷地。这里是撒拉尔的故乡———循化。在这个夏日,我穿梭在这片黄河浸润的谷地,走进一个民族的历史和现实,寻访通往撒拉尔心灵和生活的图景。

 

    (一)

 

    在大河之侧,奥图斯山下,是撒拉尔先祖最初定居的家园。这个叫街子的地方,如今已形成一座交通便利、商贾云集、生意兴隆的繁忙集镇。撒拉族十多万人口半数以上居住在这里,像星辰一样围绕着街子旋转。这里有他们生命新生之根脉和灵魂栖居之乐园。

 

    街子中央不知何时树起了一尊醒目的雕像,高高的白色底座上是一峰白色石驼,在无际的时空中奋力跋涉,朝晖披身,显出几分坚韧,几分神奇,甚至透出那么一丝历史的苍凉和悲壮。

 

    早晨的街子在氤氲的炊烟里开始生动起来。轿车、摩托车偶尔还有马车穿梭往来,店门一一敞开,琳琅满目的货物,淡定持重的老人,雀跃的孩子,内敛而娇美的阿娜尔,浓眉深目、勤劳剽悍的撒拉汉子。尤其是那牛羊肉一条街,一溜挂着数以百计的脂白肉鲜的整羊和大块牛排,人头攒动,交易红火,阵势蔚为可观。

 

    循化寻梦,就从这里开始。随行的撒拉族学人马彦龙以十分自信的口吻对我说道。在这里你才能真切体味撒拉尔的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以及21世纪这个民族的时代风貌。

 

    一峰白驼、一部经卷、一眼清泉和一座大寺构成了街子以及所有撒拉族众传奇故事的核心。

 

    早年,我曾几次拜谒过骆驼泉。那时只是一池清水,一只白驼静卧在水草丛中,仿佛追忆着先祖艰难跋涉的沧桑岁月。而今天,这里修葺一新,成为撒拉之乡最美的人文景观。

 

    数亩泉池,芳草萋萋。池边月季、玫瑰竞相绽放。南边树阴下,是一尊生机焕发的白驼,昂首而卧,审视着时代的风云变幻。

 

    在池子北面是一座撒拉族先祖纪念亭阁,旁边一座花岗岩诗碑,镌刻着著名诗人吉狄马加致撒拉尔的诗《骆驼泉》:

 

    你接纳诞生

    也同样接受死亡

    然而对于一个民族

    却不仅意味着这些

    那些所经历的黑暗、不幸和

    命运的打击

    会在瞬间消失

    因为你的存在,他们幸福的脸上

    始终洋溢着沐浴的光辉

    那是他们相信,你圣洁的灵魂

    要比人类的生命更为永恒

 

    辞别骆驼泉,在两座尖塔的引导下,走进一条深巷。一簇簇槐花涌出篱笆墙,暗送缕缕幽香。

 

    我随马彦龙来到街子清真大寺。阳光从树枝间洒下来,温和明朗,礼拜殿显得庄重清净。据马彦龙介绍,这座清真寺始建于明洪武三年,清代和民国年间曾数次扩建,原有礼拜殿气势雄浑,可惜毁于文革。后复建。大殿四角高达23米的宣礼塔和大穹顶,具有典型的阿拉伯风格,是青海第二大清真寺。寺院对面是先祖阿合莽和尕勒莽的拱北,由雕刻花卉图案的青砖围墙组成,两棵枝繁叶茂的老榆树从两拱北分别长出,披荫一方,与街子清真大寺、骆驼泉浑然一体,互为映衬。有诗赞道:白驼映泉泉更美,亭榭飞花花复芳。

 

    礼拜殿对面,是新建的撒拉族历史文化博物馆。登上旋级而上的楼梯,我的心情越来越激动。因为,心仪已久的一件稀世珍宝即将呈现在我的眼前。

 

    这是一部手抄本《古兰经》。它见证了千年风雨历史,上面刻满了撒拉族先民历经千难万险千辛万苦的岁月印痕。我仿佛感觉到书页间流动着的骆驼的体温以及滚烫或冰冷的沙粒,还有阿合莽和尕勒莽坚毅不屈率领族人向着太阳一路东迁的深邃而忧郁的眼神......

 

    据历史学家考证,这部手抄本《古兰经》成书年代约在公元8至13世纪,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古兰经》手抄本,也是世界上保存完整的最古老的三本《古兰经》手抄本之一。全书共30卷867页,每册封面为天蓝色丝绸装裱,分上下两函装,函封为犀牛皮,正文为墨写阿拉伯文字,书法庄重凝练。

 

    马彦龙说,除了年代久远,这部《古兰经》的珍贵之处还在于,目前中国很多知名的手抄本《古兰经》都是由中国穆斯林抄写的,而它却源于阿拉伯国家。因此,它对整个伊斯兰教具有重大意义。2004年,国家文物局专门拨款150万元用于保护这套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古兰经》手抄本。

 

    我用目光反复摩挲着这本积淀着沉厚历史时光的《古兰经》,我的脑际隐约浮现出一幅画面———夕阳西下,一望无际的瀚海深处,一峰骆驼和一行疲惫的人群,蠕动在蜿蜒的沙梁上,一面是如血的晚霞,一面是投射在沙坡上的长长的倒影......

 

请您发言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