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走青海看青海

弥漫着如烟历史的峨堡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聂文虎   时间:2014-03-28 14:42   编辑: 禾力   

    

    “峨堡”为蒙古语,藏语称为“喀尔玛”,意为红色的古城,地处青甘边界的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峨堡古城古时称之为博望城,约建于1206~1279年间。

 

    走进中国最美丽的祁连山大草原,依山而建的古城堡仍清晰可辨,城郭南北宽280米,东西宽230米,高6米,底宽13米,城内城隍庙、城外点兵台、烽燧等遗址依稀颓存。跨入城门,拾阶而上,站在瞭望台上,极目四野,挺立万年的祁连山绵亘不断,人工种植的牧草,像大海中翻滚的碧浪,轻柔而细密地与破旧的城墙耳鬓厮磨,娓娓诉说曾经的金戈铁马和刀光剑影;而在夕阳抛洒的晚霞里,仿佛能看见历史深处印迹依稀绵延不绝的商旅驼队,自东向西一路纷至沓来。残破的城墙边沿上,一簇簇枯草摇曳着远去的历史,如烟往事,似脚下随意生长的蒿草,从草原的周身弥漫开来。

 

    自古以来,峨堡,就是从青海通往甘肃、新疆、乃至西伯利亚和欧洲的辅道之一。汉武帝开掘了河西走廊,打开中西交通新局之后,峨堡作为中原人(内地)走进吐蕃羌人领地的南北交通要冲,成为兵家必争之地。著名的丝绸之路大斗拔谷道(今扁都口)就经越峨堡,凡经大斗拔谷或者托勒川(今央隆乡)踏入环湖地区,进入青藏腹地的军队商旅,无不得先叩响峨堡的城门。独特的地理条件使峨堡成为内地先进思想文化进入祁连草原牧区的先导区,秦汉以来,月氏、匈奴、吐谷浑、吐蕃、党项等众多民族先后就在这片富庶的土地上游牧生息,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相互融合,众多民族和民族文化在这里融汇发展,使祁连拥有了古老的黄河文明与新生的河湟文化,历史在文明与战争的碰撞中积淀了深厚的人文底蕴,闪耀光芒的华夏文明与久远的中原文化由此步入羌塘草原,以星星之火燎原之势架构着高原民族的文化记忆。

 

    峨堡,在作为祁连山系南部的一个重要经贸交易重镇的同时,也在军事和战略要地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无论是把峨堡称为青海之北的第一站,还是青海的“北大门”,都名副其实。这条丝绸古道绕山远走,连通欧亚,使得华夏文明和西域、阿拉伯半岛直至欧洲腹地都发生着关联,从而有力地影响着世界文化的色彩和质地,纵观人类挺进的步履,历史正是以这样的方式绵延而来。

 

    《后汉书·西域传》记载:“驰命走驿,不绝于途,商相败客,日款于塞下。”古诗亦云:“绝少人烟处,王公地界分。良禽飞不到,胡马自成群。失路泉难觅,无田草熟耘。京华何日至,捷足欲凌云。”可以想象,那时,每天往返此地的行人、商队络绎不绝,丝路上驼铃叮当,场面甚为壮观。站在城墙上东南远眺,峨堡滩在阳光下更显水美草鲜,牛羊茁壮。

 

    隋大业五年(609年),隋炀帝西征吐谷浑,在峨堡和阿柔(原阿力克)地区展开覆袁川大战,一时墩台烽燧,狼烟四起,金戈铁马。隋炀帝在大帐中运筹帷幄,致使伏允20万兵马灰飞烟灭。隋炀帝获胜后率40万大军风雪夜宿扁都沟,“士卒冻死大半,后宫妃、主狼狈相失,与军士杂宿山间。”在峨堡扁都口距离甘肃省民乐县城约35公里处,有一座古墓,相传隋炀帝在穿过扁都口时遇到特大暴雪,隋炀帝把病死后的姐姐埋葬在此处,由此古墓被当地人俗称为“娘娘坟”。“娘娘坟”坟冢不大,直径约6~7米,高约2.5米,四周有大大小小数个挖掘的坑,在这荒无人烟的山野,“娘娘坟”这座古墓显然已被盗挖数次,古墓遗物也亦荡然无存,盗墓者以黑夜的掩护撕扯着文明的碎片,令人心疼。经文物部门勘查,“娘娘坟”被盗时间为1995年,真是“青山一隅埋孤魂,残泪两滴吊古人,隋炀大帝今何在?是非成败转头空!”

请您发言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