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走青海看青海

青海湖祭海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   时间:2014-04-25 08:10   编辑: 刘海钧   

    青海湖古称“西海”,又称“仙海”、“卑禾羌海”、“鲜水海”等。当地藏族和蒙古族称青海湖为“错温布“和“库库诺尔“,意为“蓝色或青色的湖“。

 

    据记载,汉代王莽秉政时期,想“四海一统”,已设有东海郡、南海郡、北海郡,欲设立西海郡,故以祭海为名,邀请羌族首领会宴,并对羌人曰:“西海乃神地,应归属朝廷,每年若不祭海,海神发怒,激起海水,会将你们淹没。”羌人遂献“鲜水海”(即青海湖)。公元751年(唐天宝十年),唐玄宗封西海神为“广润公”,遣使礼祭,以显示“四海会同”之意。自唐以来,历代封建王朝对青海湖皆有封号,并进行祭祀。祭祀又分为“遥祭”和“近祭”,“遥祭”时在皇都郊外,设坛祭祀,祭祀时面向海神的方位,行礼致祭,又名为“重祭”。公元1253年,蒙古用兵青海,吐蕃归降,第二年,召集蒙古王公在日月山祭天,在青海湖祭海,“近祭”活动正式开展。公元1726年(清雍正四年),雍正皇帝诏封青海水神为“灵显宣威青海神”。并派遣大臣到青海湖边立碑致祭。公元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40年(民国二十九年),国民政府先后派宋子文、邵元冲、朱绍良携员到青海湖祭海。新中国建立后,青海湖祭海由官方祭祀演变为民间自发祭祀,成为群众祈愿幸福吉祥、国泰民安和民族文化体育活动的一种形式和载体。

 

    每年农历4月20日左右,寺院喇嘛在湖滨搭建煨桑台和临时经堂,并开始诵经。农历7月15日,穿着民族盛装的农牧民群众手捧哈达,带着炒面、酥油、松柏枝等祭品前来参祭。寺院的喇嘛长者点燃松柏枝,喇嘛们齐声诵经,一时间螺号声声,鞭炮齐鸣,众人高呼。祭祀者沿顺时针绕行煨桑台三圈,同时向桑台投献哈达、白酒、糖果、五色粮食等祭物,向空中抛洒“隆达”(即纸风马)。祭献完毕,由法师手捧五色丝线缠绕的五谷包,带着喇嘛组成的仪仗队,他们手持法仗、宝伞、香炉、净水瓶、幢幡等法器,奏着藏唢呐,吹着法号,头戴鹿首、牛首面具的鹿神、牛神以及地方神拥向湖岸。在湖岸边,法师朝着湖水念诵咒语,祭祀者向湖中投掷自己的祭物(五谷包等),祈愿众生吉祥幸福、国泰民安。祭海仪式后,在湖边举行赛马、赛牛、射箭等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表演跳神(欠母)、佐都侯、桑德舞、吉祥鹿舞等。

 

    “祭海”仪式是环湖地区群众传统民俗文化的突出表现形式,蕴涵着精神、风俗、信仰、价值取向,涉及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人类学、民俗学、民族学、宗教学研究素材。这项民间文化活动,保留了众多的民族民间艺术、体育竞技活动,传承着各种传统表演艺术形式,不仅对保护民族民间文化有重要作用,而且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特别是在祭海时,通过举办图片展览、播放电影、问题咨询、发放资料等形式,宣传了党的方针政策,介绍了科技养畜、科技种田的知识,提高了农牧民的思想觉悟和生产技能。(文由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提供)

请您发言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