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走青海看青海

漫忆湟水河上的桥

来源:西海都市报   作者:   时间:2014-09-01 09:08   编辑: 张宏   

    惠民桥是清乾隆元年,由西宁道佥事杨应琚倡修的,桥址在今省委党校后的湟水上。清代分守西宁道陕西布政司右参议苏铣于顺治十四年冬修成的《西宁志》中附有一张《重刊西宁卫城图》,该图上明确绘出今省委党校后的湟水河上架有一座木桥,并旁注“大桥”,今小桥地区的湟水河上也架有一座木桥,并旁注“小桥”。从这张图上可以推断出今“小桥”地区地名的由来,“小桥”是相对于其下游的那座“大桥”而言的。因该地有小桥,于是有了小桥村,后来逐渐演化成为那一片地域的名字。

 

    杨应琚等所倡修的惠民桥早已被洪水所冲毁,有关它的记载,只散见于《西宁府新志》《西宁府续志》等一些史料中。后来那里作为城里人和湟水南岸村民北去、北岸村民进城的渡口,有木船摆渡。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家居北川的戊子科副贡生谢以刚认为,(小桥)便桥遇水即损,劳民伤财,还不如筹款修建新桥。在他的倡议下,地方知名人士和老百姓纷纷解囊,募得款项后,他仿照东峡桥的样式,建成“握桥”。握桥是一种土木结构的桥梁,今湟中扎麻隆附近、湟源城东湟水上,亦曾建有这种桥,直到上世纪60年代初才被拆除。谢以刚募款建桥的义举是值得称颂的,但在施工过程中,犯了一些技术性的错误,因桥基建在河床流沙上,“忽遇大水,尽行冲去”。老百姓只得又搭架便桥,无桥时备尝蹚水之苦。谢以刚筹建的握桥是后来惠宁桥的前身,人们因其建造形式特殊而称为“握桥”。

 

    1937年,当时的青海省政府在便桥所在地建起一座跨径50米,三孔,载重量为七吨的桥,定名“惠宁桥”,桥墩及两头桥台皆以花岗石、白灰砌成,桥面宽五米,两侧设有木质栏杆,涂成黑灰色。由于桥面狭窄,只能容单车通过。西宁人顾洪泰先生曾说,(惠宁桥桥墩)石条上凿有楔形凹槽,石条之间用紫铜块嵌定,当年惠宁桥被拆除时他曾撬出一些铜块换过钱。惠宁桥只存在了短短的20年。新中国成立后,西宁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小桥地区作为新生城市的工业区,对交通运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957年,西宁市人民政府决定在小桥地区湟水上另建新桥,新的桥址就选在惠宁桥西侧。桥梁施工过程中,桥名仍未定。桥梁建成后,取名“新宁桥”。新宁桥通车后,惠宁桥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旋即被拆除。此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只要你站在新宁桥上凭栏北望,惠宁桥桥墩残迹仍清晰可见。

 

    后来随着城市的发展,新宁桥桥面仍显狭窄,不利于日益增加的车辆通过。上世纪末,政府对其又进行了一次加宽改建。1957年拆毁的惠宁桥桥墩残迹也在2005年整修报社桥至海湖桥河道的施工中,被彻底拆除。

 

    惠民桥和惠宁桥是不同年代、不同地点修建在城西湟水河上的两座桥,两桥今天虽然都已不存在,但惠宁桥从未有过另一个名称——惠民桥。

请您发言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