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走青海看青海

千户营高台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   时间:2015-02-27 09:28   编辑: 张宏   

    千户营高台因流传于湟中县千户营村而得名,扎制高台的艺人均为千户营村村民。

 

    据上年纪的老人回忆,千户营村民的祖先于明代洪武年间从南京一带迁移到千户营村,祖先们带来一台“魁星”高抬,并带来制作“高台”的手艺,主要以“高、悬、妙、奇”著称于世,令人惊叹。千户营高台从此流传下来,至今已有600年的历史。

 

    几百年来,千户营高台以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民间艺术特色而闻名青海地区,曾是河湟地区唯一的高台。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千户营高台就在西宁地区民间社火比赛中艺压群芳,独占鳌头,到现在还流传这许多佳话。

 

    解放前,千户营高台只有5台,解放后增加到9台。千户营高台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如期展演,曾几次在省城西宁展演。

 

    千户营高台主要是人物造型和其他造型。高台底部是木制台板,台板中央是一根高3米左右的铁杆,铁杆上面有踏板,踏板上是8岁左右的男童演员,这些儿童们站在踏板上,扮演成各种人物,手执各种器具,周围是多彩艳丽的纸花造型。展演移动时由4人抬起木架高台,两人手执“木拐“左右两边扶持架上的人物。

 

    千户营高台共分成九组,其中一组为“魁星”高台,这组高台年年不变,其余八组高台年年更换,多反映古戏内容,例如《铡美案》、《麻姑献寿》、《白蛇传》、《哪吒闹海》、《隋唐传》、《杨家将》、《岳家将》、《水浒》、《封神榜》等。“文化大革命”期间有《红灯记》、《白毛女》、《智取威虎山》等内容。现在也有推陈出新的内容,如《人寿年丰》、《民族团结》、《三江源》、《西王母》等。

 

    千户营高台每年展演是当地群众极为隆重的文化活动,当地群众经常利用这种文化形式开展商贸交易,收到了“高台搭台,经济唱戏,各类文化知识登场”的效果,也提升了偏僻山乡的知名度。

 

    千户营高台不仅丰富了当地群众的文化,也为当地增添了较为浓郁的文化氛围。由于年代久远,影响广泛,千户营高台成为一面民间文艺的旗帜。

 

    在民间艺术中,高台也称得上是一朵艺术奇葩,特别是千户营高台历史悠久,通过一代又一代的传承,有独特的技艺,有鲜明的风格。这种艺术集美术、音乐、文学等为一体,在当地民间艺术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河湟地区的民间社火中,千户营高台可以说开了先河,它的各种艺术都应用在社火艺术中,也应用在其他艺术中。(图文由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提供)

请您发言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