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走青海看青海

金子海的未来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王文泸   时间:2015-05-22 09:11   编辑: 张宏   

    柴达木盆地很大,占了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总面积的一大半。说它是高原聚宝盆,实至名归。不过宝藏都在地下,从地表看呢,正如俗话说的:“美丽的地方不富饶,富饶的地方不美丽。”柴达木盆地确实不怎么好看。这个足有陕西省那么大的一个盆地,除了高山草甸草原和小块农业区,几乎全是荒漠、半荒漠、戈壁滩和盐碱地。想想看!

 

    柴达木盆地素以干旱著称,湿地如同凤毛麟角。湿地就是地面上的宝藏。柴达木有一片人们熟悉的湿地叫察汗淖。位于乌兰与天峻的交界地带,在植被稀少的半荒漠草原衬映之下,青翠,滋润,非常抢眼,仿佛是从远方飞来的一块宝地。可惜它处的位置不太好,离315国道很近。一般来说,但凡处在交通干线附近的好地方(比如优质耕地、风景区等),在经济发展中往往首先被改变。果然,就在前些年,由于一个不便细说的原因,这块湿地大变样了,甚至可以说,它名存实亡了。

 

    还有一块湿地,叫做金子海,也在乌兰。幸而它的位置比较偏僻,绵延的乌兰南山像屏风一样遮挡了它。它要是也处在公路近旁,其命运说不定也成了第二个察汗淖。

 

    我们到达金子海是2014年秋天的一个中午。车行在半荒漠草原,满眼皆是坎巴滩和盐碱地,这片水泊突然闯进视野,那么妖娆清丽,几乎让人怀疑遇到了海市蜃楼。

 

    湖水不是一色的碧蓝。在日光和岚气折射之下,近前的蓝与远处的蓝分作五色,深浅相济,恍如云锦。而在湖面中部,一道似有若无的金色光带如长虹卧波,横贯整个蔚蓝,湖水闪出淡淡的金晕。这金色的光源来自于湖畔的沙丘,是阳光把沙金般的颜色投射到湖中造成的奇妙效果。金子海的名称想必由此而得。金色和蓝色之间,是梦一样的过渡色,自然到无形无迹,即使注目良久,也看不出金色和蓝色的界限到底在何处。

 

    一只鱼鸥在低空逡巡,宽大翅膀凭借空气的浮力,使滑翔变得轻松自如。湖水清若无物,鱼虾难以潜踪,猎取目标易如探囊取物。

 

    湖南岸湿润的草地上,矗立着一座混凝土的雕塑,造型可能与金子海的传说有关。工艺还算精致,体量也不大。但在金子海原生态的环境里,这个人造的东西就显得多余。

 

    离这座雕塑不远的地方,是一处蒙古包风格的餐饮店。为了保护草地,设计为悬空的木结构框架。

 

    有薄云渐渐遮住了日光,湖中金色消失,湖水收敛成庄严的海蓝。有顷,云开日出,湖面复又五彩浩荡。

 

    紧靠湖西南,侧卧着一溜沙丘。细沙如金,洁净得叫人不忍践足。在沙湾低洼处,一丛丛梭梭探出头来,给沙丘添出几分生气。往北望去,整齐的芦苇像水面长城,拱卫在湖北岸。隐约传来水禽的鸣叫。

 

    目光越过芦苇墙远眺,是苍黄的坎巴滩,依稀可辨的蒙古包,以及想象中的羊群。再远处,就是绵延百十公里的乌兰南山了。

 

    山南麓是一片植被稀疏的牧场。程起骏先生介绍说,那里曾经是古战场。公元1636年,和硕特蒙古的首领固始汗和另一个蒙古族首领却图汗曾在此发生激战。固始汗以少胜多,打败了却图汗,确立了他在青海湖以西的统治地位,同时也归顺了清廷,赢得了西部一段时间的安宁。

 

    由于这个背景,金子海又多了些古意幽情。

 

    在旅游开发的战车隆隆向前、所向披靡的今天,金子海静如处子,真有点遗世独立的味道。

 

    2014年10月,我和老友王贵如、程起骏写给海西自治州政府的一份调研报告中提到:

 

    “金子海目前尚葆有完整的自然生态原貌。这里宁静、安谧,风景绝佳。虽然地域不大,但是生态类型丰富,有湖泊,有沙丘,有沼泽,有芦苇,有水鸟,是一方游人休闲放松、享受自然、聆听天籁的大好去处。这样的自然遗产在柴达木盆地难得一见,弥足珍贵。由于这里的生态环境异常脆弱,自我修复能力很差,为长远计,我们认为,这里的景区功能应定位在以观赏为主。坚持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尤其要保护附近那片沼泽地,它是金子海惟一的水源补给地。要通过宣传,引导游客着重欣赏它纯净、自然、古朴、原生态的自然风貌,不考虑娱乐性要求。同时,避免一切人工添加的设施和艺术造型,也不要搞滑沙、沙滩车、汽车拉力赛、乘船观光一类活动。”

 

    我们知道,这样的建议,只是表达了一种对自然应有的立场,实际操作起来可没那么简单。问题在于,要人们放下那么多欲望,乃至收起手里那些拍照用的劳什子,安静地坐下来享受自然、倾听天籁,这等于对当下旅游观念的颠覆。而现代人的旅游观念是以自我为中心的生活态度决定的,生活态度不变,旅游模式不会变。要改变,就得从源头改变,问题复杂了。

 

    试想古人的旅游,所追求的,是人与大自然之间纯粹的精神交流。在山水面前忘情地盘桓,俯仰,沉醉,在宁静中感受自然的力量,在单纯中体察大千的丰富,由此而生发出无穷尽的审美意趣,山水情怀就这样产生了。山水情怀构成了中国文化中一个独特而瑰丽的内容。与山水情怀相伴而生的,是创造性的思维活动。那些流传千古的诗文和绘画作品,就是古人留下的旅游产品。它们像一座座桥梁,通向遥远的时空。通过它们,后人可以不费周折地进入古人的视野,体味他们在旅游状态下的心境。

 

    且看今人在山水面前躁动和忙碌的状态,就知道,山水在游客面前已经完全沦落为立体布景,而游客自己充当着演员。到达风景地的第一件事,是忙着拍照留影而不是出神地看风景。在人堆里见缝插针地摆好姿势,快门按下之前迅速换上微笑表情,动作麻利,演技娴熟,不逊职业演员。一拍完照,立即忙着赶赴下一个景点。

 

    在这种赶集式的旅游模式中,怎会有山水情怀产生?有的只是永不餍足的占有欲。休说是“五岳归来不看山”,恨不得千山万水都为自己的表演充当背景。“于是,他们乐此不疲地南征北战,将自己‘征战’各地景点的影像战利品据为己有,张贴在博客,用来交换资讯和炫耀自己,对旅行带来的生命体验和记忆,却可能一片空白。”

 

    古人聪明,今人也不傻,只是因为生活观念不同,旅游的质量相去天壤。

 

    但是要人们放弃对自然的占有欲,几乎是不可能的。

 

    仅仅是拍照倒也罢了,但现代人绝不会满足于拍照。他们渴望闹腾,渴望刺激,以释放被城市生活压抑着的能量。“服务设施太落后!”“娱乐设施太少!”常常是责难旅游景点功能的主要理由。

 

    如此想来,金子海危矣!

 

    我们在调研报告中所表述的愿景,不过是为了金子海免遭涂炭而提出的折中办法。果能这样,金子海的风姿会保持得长久一些。最理想的结果是,在未来的旅游开发规划中没有金子海的名字,并且由政府作出郑重决定:“为子孙后代计,金子海永不做旅游开发。”

 

    多少年之后,当柴达木所有具备条件的自然景观都被开发净尽,而金子海还保留着原始面貌,子孙后代会为祖先的良苦用心而感动。

 

    但这可能吗?这对政府的发展理念将是怎样的考验啊……

请您发言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