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走青海看青海

余香悠悠思糌粑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   时间:2015-11-20 09:48   编辑: 张宏   

 

 

    离开第二故乡三江源已十多年了,我那心爱的枣红马,还有我的马鞍具、檀香木把、包银的藏式马鞭和选料考究、做工精湛的藏袍都先后送给了至今还工作和生活在三江源的同事和朋友。

 

    往事如云,离我渐渐远去,而糌粑(青稞炒面)的余香,却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吃糌粑的习惯也留在了我的生活中。至今我时常想起糌粑,悠悠余香诱惑我常去市场买糌粑解馋,但是总觉得市场上出售的炒面没有藏家妇女磨出的炒面香,酥油也没有三江源的纯正与鲜美。

 

    青稞磨成的糌粑是藏族人的主要食品。糌粑的制作方法十分简单,先将青稞晒干炒熟,然后用水磨或电磨磨成糌粑面,不除皮。据有关资料显示,糌粑的营养价值高于稻谷、玉米和一般小麦粉。藏族人吃糌粑首先在碗里放上三分之一多的酥油茶,然后放上适当的糌粑,用手不断搅匀后捏成糌粑团,即可食之。

 

    青稞还可以煮成稀粥吃,藏语叫“糌土”。藏族人习惯于把糌粑装在画有龙、凤、树叶等图案的木制糌粑盒里摆设或食用,有的糌粑盒用金、银、铜来包装,十分昂贵,过去,只有达官贵人才用得起,如今一般百姓家里也随处可见。为了外出携带方便,藏族人还习惯于把糌粑放在布口袋或皮口袋里携带外出,同时带上油、茶、盐及碗,只要有热水就美餐一顿。

 

    “糌粑”是牧人的主食,很早以前,三江源不产粮食,后来在一些气候温和的低洼谷地播种少量青稞,但由于气候变化大,寒冷期长,耕作方法落后,所以产量很低,所产青稞收成好时也只能勉强维持当地农民自己的口粮。许多大牧民购买青稞则要到千里之外的川康、阿坝和西宁等地购买。据说,解放前去西宁驮一次粮,需半年左右时间,途中还常遭抢劫。因此,那时的牧人吃炒面很注意节约,早晨烧一壶茶,在碗里放少许糌粑、一撮曲拉和一小块酥油,倒上茶边喝茶边舔糌粑。到中午,劳动或放牧回来,才拌一碗吃,晚上有米面时,煮肉稀饭或炸油饼,有时还煮手抓肉、煮蕨麻、吃酸奶等,养成了“早上舔碟哇,中午拌炒面,晚上酸奶加稀饭”的饮食习惯。现在的生活与以往相比,不可同日而语,如今三江源地区有着充足的青稞和米面市场,牧民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也改变很大,但是,糌粑仍在食谱中居重要地位。

 

    糌耙作为青海高原的一种饮食文化,其中有不少讲究。

 

    清晨起来边喝茶边舔糌粑的吃法,果洛人叫“碟哇”,玉树人叫“者合”,青藏高原通称“加卡”。中午拌起来吃,才叫糌粑。但要吃好糌粑,首先要炒好青稞。炒青稞时,先要把干净细砂在锅里烧热,再放上青稞用文火不停地翻搅,到全部开花为止,如果火势太猛,锅内温度过高,青稞就会炒成皮焦瓤生,磨出的炒面不香,甚至不能吃。因此,炒青稞是一种细活慢功夫。炒好的青稞冷却后用小石磨慢慢磨成粉,这样磨出的炒面,既喷香又白净。那种小石磨,果洛人叫“秋”,藏区通称“勒果日”,和锅碗盆桶一样,小石磨是牧民家庭的必备之物。牧民妇女们一次只磨够吃两三天的,吃完再磨,保持新鲜,磨多了吃不完,糌粑特有的香味就会散发掉了。

 

    拌糌粑时,先在碗里放一块酥油,倒少许热茶融化,后盛炒面,再放上碎曲拉用手拌好再吃,未吃过糌粑的人到了三江源牧人家,望着碗里高垒欲塌的炒面,不知该如何下手,这时,热情的主妇看你为难,便把手洗净,替客人拌好。在藏区,祖祖辈辈吃糌粑的牧人,拌糌粑时一点也不会撒出来。

 

    有一年六月,果洛查郎寺举行“雅尔尼”(斋戒、念夏天的平安经)法事活动,笔者到寺院,僧人用牧人提供给他们的“甲汤”(炒面茶)热情招待。“甲汤”是果洛牧民的风味饮品,一般在青黄不接时,在没有肉的情况下,有客人到来,就烧“甲汤”,煮蕨麻招待客人。“甲汤”,是把炒面撒入烧好的奶茶,再加酥油、曲拉煮熬,并加入干姜粉、花椒粉和盐调味,其香味诱人,令人垂涎欲滴,喝起来更是香甜可口。寺院每年举行“雅尔尼”法会,祈求神灵消灾祛邪,保佑在这一年里风调雨顺,人畜兴旺。牧人们往寺院送茶送饭,“甲汤”是最受欢迎的饮食。

 

    三江源牧人家家都有装炒面的褡裢,藏语叫“赞口”,小的有用揉好的山羊羔皮袋作“赞口”,用毛绒织成的彩褐子缝制,十分好看;大的有用揉好的山羊皮或牛犊皮袋,出远门时,把炒面装在一头褡裢里,另一头装曲拉、茶叶、酥油盒,捎在马后即可。有集体行动时,利用大褡裢或防潮性能好的牛皮袋装炒面。无论走到哪里,只要烧开一锅茶,就可吃一顿饭了。特别是在每年冬春青黄不接走群放牧时,炒面是最方便、最易携带的口粮。

请您发言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