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走青海看青海

新哲农场:昌耀生活的大海

来源:西海都市报   作者:祁万强   时间:2015-12-16 09:12   编辑: 闻皓   

    农垦文化,是海南藏族自治州经济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巴仓农场、新哲农场、曲沟农场、塘格木农场等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称中,可管窥一斑。

 

    当采访报道组行进至唐蕃古道所经地——共和县切吉乡时,在乡政府大院看到了一个巨大的石质磨盘。纹路间长满了青苔,一看便知年代较为久远。问及工作人员,说这磨盘是以前新哲农场遗留物。

 

    在牧区,难得一见如此体型的磨盘。预计,这块废弃的磨盘曾是农场水磨中的一个组成部门。在随后的采访中,这一猜想得到证实。

 

    今天的新哲农场,位于乔夫旦村。“乔夫旦”是藏语,意为“祭祀塔”。原先的农场场部早已人去屋空,仅仅残存着几间土坯房。然而,这里依旧保留有那个时代的记忆。

 

    爬上原先农场场部身后的小山包极目远眺,广阔无垠的切吉草原上,零星地分布着一片片绿色植物,或灌木丛、或沙柳带、或白杨树,坚守在寒风中。这些在草原上难得一见的植被,就是当年农场人留在这片草原上的杰作。

 

    就是这样一个今天看起来很不起眼的地方,著名诗人王昌耀(又名昌耀)将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留在了这里。

 

    对于昌耀,很多人并不陌生。

 

    出生于湖南桃源的昌耀,于1955年调到青海省文联工作。后到青海垦区,曾经在新哲农场生活多年。1979年,由新哲农场调任中国作协青海分会专业作家。

 

    青海的风土和人生的经历,使得昌耀的诗歌充满理想主义与浪漫气质,同样也不缺乏悲剧精神和苦难意识。他的诗,以张扬生命在深重困境中的亢奋见长,感悟和激情融于凝重、壮美的意象之中,将饱经沧桑的情怀、古老开阔的西部人文背景、博大的生命意识,构成协调的整体。他的许多作品,都在体现一种高原精神或青海精神,他的作品核心意识确实有本土生发出的巨大精神光芒,本土意识或西部精神。

 

    当我们行走在废弃的新哲农场时,不敢想象当初的昌耀以一种怎样坚韧不拔的毅力生活了下来。

 

    根据《青海大事纪》记载:1982年1月24日,中共青海省委、省政府决定并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省属吴堡湾及新哲两个农场,交海南州安置龙羊峡库区的移民。

 

    在新哲农场撤销前三年,昌耀离开了这片给过他痛苦和欢乐的地方,回到了省城,开始了专业诗歌的创作历程。

 

    采访组成员想在切吉乡附近找到一两位曾经在农场工作的老人,以更多的口述资料来反映当年这位诗人生活的历程。然而,多方寻找都没有结果。

 

    最终,我们在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昌耀诗文总集》中,找到了他在1978年8月12日写于切吉草原的《秋之声(二章)》,就让这首诗歌,作为我们此次采访的结尾吧。

 

    “我又重来生活的大海沐浴。我又重返温暖的人间造访。一江秋水曾是几番淘沙?枫林红叶又披几度风霜?也许,我应再握诗笔昂首放歌?自然,我要重研朱墨恣意文章。朝云暮雨,我的心田似荒原早经熟化,热风白露,我的情愫如坛酒几回喷香。请看我周身透亮恰似四眠的春蚕;请听我胸有洞府早筑起一室精巧的蜂房。今天,大道载我以高蹈。明日,晴空任我以徜徉。我终已尝到了这成熟的秋色;而我定将看到那明春的艳阳。”

请您发言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