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题

西宁人的冬菜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谭梅   时间:2015-01-28 08:43   编辑: 张宏   

    从萝卜、洋芋、大白菜,到活鱼活虾、各种新鲜菜品,改革开放以来,省城西宁的冬菜市场里品种越来越多。尤其近年来,随着我省“菜篮子工程”的实施;在四川建立蔬菜专供基地;开通生鲜蔬果“绿色运输通道”;从省外调运新鲜蔬菜等举措,让西宁人的餐桌越来越丰盈……

 

    “冬菜”的过去和现在

 

    萝卜、洋芋、大白菜,但凡上了点年纪的西宁人,都会记得冬天的餐桌上必不可少的“老三样”。

 

    记忆中,每年秋末冬初,是家里大人们最忙碌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去市场上买些冬天可以长久吃的菜回来储备着,百十斤大白菜、洋芋,几十斤萝卜、大葱、雪里蕻,该窖藏的窖藏,该腌制的腌制。冬天一家人的餐桌上全靠这些了。

 

    “那时候,家家户户都得有个地窖或者深井啥的,萝卜、洋芋、大白菜,哪样都得买个百八十斤,人多的人家,要买好几百斤,才够吃到来年新鲜菜上市!”湟中县鲁沙尔镇年近七十的马老汉向记者讲述着他们老一辈儿人过冬的故事。不仅要买菜储菜,还要腌几缸菜。那时村里家家都备着几个大缸、菜坛子。

 

    “现在也腌菜,主要是为了调剂下口味嘞。”马老汉指着院子里的几个坛坛罐罐说,现在到镇子上就能买到新鲜菜吃,有时在西宁打工的儿女还会从城里的菜市场带点外地的新鲜菜。“好多菜都叫不上名呢,现在是想吃啥现成的就有,日子是越过越舒坦了!”

 

    在西宁市海晏路一社区农副产品平价蔬菜店,虽是冬季,但店里供应的菜品却不比其他季节少,前去买菜的人更是一波接着一波。“以前冬日里吃的菜就那几样,入冬前买的最多的便是洋芋了,条件好点的,买只羊、买十来斤牛肉冻上,逢年过节改善一下生活。”市民周志静阿姨回忆着多年前储冬菜的场景。“如今,我们本地建了那么多的温室,交通也便利了,菜品供应充足得很,冬天再也没必要囤菜了。”周阿姨说,她是南方人,喜欢吃海鲜,现在的超市、菜市场、海鲜批发市场各色海鲜都有,活鱼活虾螃蟹什么的,以前可是连想都不敢想。

 

    新菜竞亮相市民爱尝鲜

 

    南方的茭白、芋头、宝塔菜,山东的鲜香椿芽,扬州的莲藕,本地的菜瓜、蒜苔、西兰花……冬日,走进西宁任何一家稍大点的超市、农贸市场,你都能买到想吃的新鲜蔬菜。

 

    1月16日,记者在西宁市花园南街华联超市看到,正值午间下班时分,很多市民都在商场一楼蔬菜专区买菜,商场工作人员也时不时往菜架上更新着刚运送过来的新鲜蔬菜。陇椒4元/斤、西红柿2元/斤、白萝卜1.7元/斤、蒜薹5元/斤,藕4.5元/斤,白菜0.8元/斤……

 

    在商场农副产品平价蔬菜销售专区菜架前,家住西山一巷的尹大爷正在认真挑选着喜爱吃的蔬菜,“刚上的新鲜菜瓜,我多买了两个,超市菜品多,还新鲜!”商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不间断地更新菜品,以确保冬季菜品货源充足,每天都向市民供应不低于20种蔬菜。

 

    除了一些我省本土产的蔬菜之外,还有多半来自外省的蔬菜亮相西宁超市和菜场,紫薯、芋头、宝塔菜、东北旱黄瓜……这些不远千里来自全国各地的稀罕蔬菜不仅让人大开眼界,更勾起了市民的购买欲望。 “你看,这个长得像宝塔、仔细看像菜花的新品种叫宝塔菜,来自南方。那个,叫鱼腥草,是四川的。现在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消费需求也越来越高。我们也得主动跟进呐!”在西宁市莫家街综合农贸市场,一位卖菜的徐老板告诉记者,他经营的菜品比前些年多多了。他批发时就经常多进几样新菜品,量虽然少一点,但仍然有很多市民好奇询问买去尝鲜。

 

    “冬菜”市场丰盈多方保供应

 

    冬季蔬菜的品种和价格与老百姓的“菜篮子”紧密相连。百姓的“餐桌”牵动着我省各级政府的目光。

 

    近年来,我省积极推进“菜篮子”工程建设,特别是2013年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实施以来,大力发展高原设施农业,农副产品产量大幅增长,品种日益丰富,品质不断提升,更多的本地蔬菜出现在百姓餐桌上。

 

    据了解,2013年,青海省省级财政资金投入达到7.44亿元,各级地方财政配套资金达到8625万元,均创历年之最。 2014年全省蔬菜喜获丰收,总产量达到160万吨,增加1万吨。

 

    西宁市为保障“菜篮子”工程建设,提升“菜篮子”能力,将全市蔬菜播种面积稳定在32万亩以上,占全省总播种面积的42.7%;现建成规模蔬菜基地324个,各类温棚5.34万栋,其中冬暖式温室1.4万栋,规模和总量为全省第一。西宁市农牧和扶贫开发局局长王卫华告诉记者,西宁市蔬菜平均自给率从“十一五”末的45%提高到目前的54%,其中淡季自给率从“十一五”末的不足20%提高到27.5%。

 

    如今,我省蔬菜种植的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从之前产量低、种类少的露地蔬菜,到现在大力发展的设施蔬菜,不仅产量高,种类也丰富,特别是反季节蔬菜,弥补了我省缺少越冬菜、早春菜的不足。

 

    但由于我省地处青藏高原,冬季蔬菜供给除了温棚种植外,大多依赖省外调运。省政府通过调整流通环节、压缩不合理收费,加强“菜篮子”市场质量安全和价格监管,保证了“菜篮子”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

 

    为了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我省自2004年7月开通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与多个省份开展的蔬菜供应合作,组织调运四川、山东、陕西、河南、云南、甘肃等地产量高、品种全、价格低的蔬菜,以增加货源、丰富西宁市场蔬菜品种。

 

    为保障“两节”市场供应,作为西宁市乃至整个青藏高原规模最大的蔬菜、果品及其他农副产品综合批发交易中心的青藏高原农副产品集散中心,从2014年11月至2015年4月冬春季节,将组织调运10万吨蔬菜,储备蔬菜1万吨,春节前后分批次储备1万吨韭黄、陇椒、黄瓜等精细菜,以满足冬季市场市民大众的需求。

 

    集散中心副总经理赵琳介绍,在2015年春节和元宵前后7天,将加大省城各大超市和市场供应量。目前已向各大超市和农贸市场、平价蔬菜店提供‘蔬菜对接卡’44张,凭卡可以比批发价优惠10%-15%的价格买菜。同时已经开始调运在四川德阳5000亩的蔬菜专供基地种植的蔬菜,并加大与河南、陕西等地的20个调运大户增加市场商品投放。

请您发言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