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题

2015年,青海人分享到了哪些“暖政”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孙海玲   时间:2016-01-07 09:24   编辑: 张宏   

    不断把“改革的红利”转化为“发展新动能”、“民生新福祉”。

 

    住上温暖舒适的新居房,计划着来年再把农家乐做大做强;穿行来往在“大美青海”的蓝色穹顶下,分享着生态环保带来的绿色福祉;学习掌握了一技之长,开启创业就业的理想之门……盘点刚刚过去的2015年,青海人民拥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2015年是民生发展再提速的一年,无疑也是幸福指数再增长的一年。

 

    这一年,省委省政府本着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可持续的原则,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暖心政策,政策不仅覆盖老百姓生活的各个方面,更充满对个体的关怀。

 

    青海日报在此梳理2015年十项暖心政策,从一个个方面,从一位位普通群众的切身感受中,与读者共同分享2015乃至延展到无限未来的幸福浓情。

 

    集中75%的财力

 

    打造民生工程“升级版”

 

    政策——

 

    1月,我省下发《关于做好2015年民生工程十件实事工作及任务分工的通知》

 

    红利——

 

    《通知》明确,更加注重保障基本民生,更加关注低收入群众生活,更加重视社会大局稳定,尤其要突出就业和扶贫工作,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社会积极参与,形成多元投入机制,继续集中75%左右的财力,统筹安排一批民生实事,着力提升民生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努力打造民生工程“升级版”。

 

    分享——

 

    2015年,沐浴民生改善新政,来自治多县索加乡的牧民南扎住进加吉博洛镇的牧民新村。现在,他可以享受供排水、供电、道路等齐全生活配套设施,享受饲料粮补助、燃料补助、生活困难补助以及草原生态保护奖补,老人看病、孩子上学都不用发愁,生活其乐融融。

 

    “一来有放牧的收入,二来可以在县城附近学手艺,还能多挣一份工资。”说起现在的生活,南扎一脸喜悦,他打算今年开春再在县上学驾驶技术,跑跑运输,看看外面的世界。

 

    进入全民医保管理

 

    提质增效新阶段

 

    政策——

 

    2月,我省印发《2015年青海省综合医改试点工作安排》

 

    红利——

 

    根据《安排》,我省全面深化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大力创新医疗服务模式,统筹推进市州级公立医院改革,建立符合医疗卫生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进一步理顺医疗服务价格,推进公立医院规划布局结构调整。

 

    分享——

 

    家住西宁市海晏路,长期患有慢性胃炎的朱女士一直在省交通医院看病取药。2015年8月份去医院取药时,细心的她发现,经常服用的奥美拉唑钠肠溶片比以前便宜了10块钱,“价格是不是搞错了?”药房工作人员的回答让她放心了。“医院正式启动实施了省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取消了316种基本药物的加成。”

 

    2015年,我省全面实现了医保城乡统筹,全省医保管理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便民惠民利民政策覆盖全省城乡。

 

    四大类培训广覆盖

 

    帮城乡劳动力提技能

 

    政策——

 

    2月,我省下发《关于印发2015年全省城乡劳动力技能培训实施方案的通知》

 

    红利——

 

    《通知》安排开展四大方面的培训:

 

    1.开展一产农牧业生产技术培训,全年培训5.42万人(次)。

 

    2.开展二、三产就业技能培训,全年培训10.16万人(次)。

 

    3.开展城乡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对城乡各类未就业群体,包括退役士兵、残疾人、服刑(戒毒)人员开展培训。

 

    4.开展贫困农牧区劳动力技能培训,实施职业教育和致富带头人培训工程及“雨露计划”,努力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

 

    分享——

 

    是2015年夏日,正值果树修剪时节,贵德县农广校的教师们把田间学校课堂设在了果园里。

 

    “那堂果树修剪课太及时了,对我们太实用了,如果不认真学,不会修剪,万一一剪刀下去剪错了,剪掉的可就是真金白银啊。”当时在贵德县河西镇园艺村,30人的培训班却来了50多人在听课。学员罗发荣说,果农们通过科技培训,掌握了果树栽培、修剪及病虫害防治技术,一年下来,果园生产成本降低了15%,达到了增产增收的目的。

 

    农牧区生活垃圾

 

    5年专项治理行动打响

 

    政策——

 

    2月,我省实施《青海省开展农牧区生活垃圾专项治理工作指导意见》

 

    红利——

 

    《指导意见》明确,自2015年起,将农牧区生活垃圾专项整治与农村“三清、五改、治六乱”的村庄环境整治相统一,与推进高原美丽乡村建设紧密结合,全面开展5年专项治理行动,力争到2019年末,全省90%以上村庄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基本扭转农牧区村庄环境“脏乱差”的局面,基本建立起城乡统筹的农牧区生活垃圾治理管理体系,提升农牧区人居环境质量。

 

    分享——

 

    水泥村道干净整洁,河道畅通清澈,路旁一排排绿色的围栏将各种灌木花丛围了起来,空气分外清新……时值冬日寒气逼人,走进门源回族自治县仙米乡大庄村,大庄村保洁员孔庆春像往常一样,穿好她的蓝大褂,开始了每天的小集镇垃圾收集清扫工作。孔庆春是大庄村一社的村民,承担着大庄村小集镇及村主干道路两侧近1000平方公里的环境卫生及网围栏的管护。

 

    如今,大庄村村委会与小集镇商住户及主干道两侧的村民签订了门前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的“三包”协议书,并将环境卫生治理纳入到村规民约中,村民保护环境意识提高,生产生活质量提高。

 

    新农村新牧区建设

 

    “八项实事工程”继续实施

 

    政策——

 

    3月,我省下发关于全省新农村新牧区建设2015年八项实事工程安排计划

 

    红利——

 

    为进一步推进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省委省政府决定,2015年继续整合各类资金,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八项实事工程”。

 

    根据安排,我省切实实施好新农村新牧区生产生活设施、水电路话及绿化、农牧民教育和培训、农牧民健康、文化进村入户、扶贫开发、生态保护与建设和高原美丽乡村建设等八项工程,更好促进包容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分享——

 

    “出门就有直通县城的公路,搬到县城附近住上了暖和敞亮的新屋子,心里高兴着……”新年之时,话过去一年的年景,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果洛藏贡麻村村民昂热,高兴地一口气想把新农村建设带来的新变化、新幸福都说出来。

 

    2015年,随着全省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八项实事工程58个项目的实施,我省广大农牧区生产生活进一步提升。

请您发言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