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题

精准“组合拳”,打出青海扶贫新天地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孙海玲   时间:2016-01-18 09:29   编辑: 闻皓   

   量身定制,产业“造血”,致富路延伸到了脚下

 

    我省自然环境脆弱,省内大部分地区地处干旱山区和高寒牧区,扶贫开发“缺钱”“缺能人”“缺技术”问题突出。而立足当地实际,用产业项目带动扶贫,充分利用资源唱好“特色经”,正成为全省扶贫攻坚“啃硬骨头”最有效的“利器”。

 

    “在园区工作有工资,加上扶贫入股分红,我们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近日,记者在刚察县省级扶贫产业试验示范园区采访时,来自潘保村的贫困户多旦加说。自2014年以来,我省在8个市州的17个县(区、市),“量身定制”的扶贫新模式已使昔日里一个个贫困村搭上致富列车,迈向富裕之路。

 

    “围绕资源优势,打造产业集群,进而带动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增加收入是扶贫产业示范园的建设思路。”据省扶贫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14年,我省先期试点建成省级扶贫产业示范园4个,包括刚察县省级扶贫产业试验示范园区、玉树生产民族服饰及民族手工艺品加工核心基地、海东扶贫产业示范园区等。

 

    如今,按照“建园区、引龙头、扶产业、扩基地、增效益、带农(牧)户”思路而建立的产业园区,正把更多民生福利延伸到贫困群众的身边、脚下,辐射带动10余万贫困群众增收。

 

    “阿妈,我去上班了!”随着关门声,扎西巴毛开启了在玉树生产民族服饰及民族手工艺品产业园区工作的一天。她对到产业园区上班的每一天都充满期待,“在这里我不仅可以赚钱养家,最主要的是可以学习技能”。

 

    在推进产业扶贫工作中,我省围绕全省区域经济发展布局,根据当地自然禀赋和区域特点,建立特色产业扶贫基地上千个,初步形成了马铃薯、特色林果、高原生态畜牧、蔬菜、饲草种植、中藏药材和奶牛七大特色扶贫产业。在实践中总结出最受贫困户欢迎的产业开发模式,如股份合作型、集体经营型、企业带动型、联户经营型、土地流转型等不少模式。这些不同模式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优势互补,每村明确1至2个主导产业,做到了县有产业扶贫规划、村有主导产业、户有脱贫项目。

 

    当青海丰富的自然文化资源日益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朝阳产业牵手扶贫开发,旅游精准扶贫的温暖阳光正洒向各地贫困角落,勾勒出一幅产业致富的新蓝图。

 

    倚靠白杨沟风景区的八宝镇白杨村村口,一处欧式风格的农家乐在去年旅游旺季正式开门迎客。农家乐促进了当地旅游,也带动了周边群众增收。2015年年初我省制定的十大精准扶贫产业中的旅游扶贫试点项目,安排资金1.16亿元,在全省条件成熟的53个贫困村启动开展试点,年内全部开工建设。

 

    诺木洪枸杞、青海老酸奶、昆仑雪菊、青稞奶茶……当“青海味道”在网上飘香,“电商扶贫”这样一条全新的扶贫路径,也正在青海兴起,很多农牧民也将这条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路,称为脱贫致富的“电子天路”。

 

    通过产业这根“红线”,农民与生产、技术、市场精准对接,抓住了扶贫开发的“牛鼻子”。从搭建“跨越平台”,到促进“产村相融”,再到实现“造血共赢”,提高“增收技能”,产业的兴起,发展方式的转变,广大农牧民群众的致富能力也不断提高。

 

    1:10撬动,金融为杠杆,“发展活水”润泽山村

 

    “贷款15万元能变成150万元”。几年前,这样的想法在村民心里还是一个愿景。就在2014年,得益于金融扶贫工作的深入推进,这一愿景变成了现实。这是发生在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哈勒景蒙古族乡哈勒景村的传奇故事。

 

    2014年,海晏县作为全省金融扶贫试点,率先实施以金融扶贫资金带动地区发展举措,将300万元金融扶贫资金在银行作质押,以1:10的比例撬动银行贷款3000万元,切实解决了昔日贫困村 “要发展、想发展、没有钱”的困窘。

 

    “主要得益于扶贫项目资金的强力支持,去年哈勒景村从县里争取到150万元项目扶持资金,按照1:10的比例,可以从银行获得1500万元的贷款,有了这笔资金,村民就可以打破资金瓶颈,大胆走产业发展之路,大家发展的劲头更足了。”村党支部书记海云颇为激动。

 

    金融扶贫深入推进,政银合作开辟扶贫新路子。

 

    2014年,我省不断创新金融扶贫机制,《关于创新金融扶贫机制加大产业化扶贫工作力度的意见》实施,为解决贫困群众发展致富产业资金“瓶颈”提供了政策保障。

 

    去年我省在全国率先建立扶贫开发金融服务主办银行制度。2015年至2020年,主办银行将为我省贫困地区发展提供100亿元的扶贫开发贷款,贷款利率执行最优惠利率,重点支持有发展能力的建档立卡精准扶贫识别户,全力满足其发展贷款需求,解决贫困地区发展资金短缺问题,提高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去年年末,省扶贫局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青海省分行在西宁签署了《金融支持青海省扶贫开发合作框架协议》。农发行将加大对我省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2016年—2018年,提供200亿元人民币的信用贷款,扶持扶贫开发项目建设,推进全省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整体脱贫。

 

    “这笔资金主要用于两方面,一是易地扶贫搬迁,为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提供政策性信贷支持,包括住房建设和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二是光伏扶贫,重点支持具备发展光伏产业的贫困地区利用荒山荒坡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增加贫困群众资产性收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青海省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

 

    挪出穷窝,易地搬迁,奏响生活新乐章

 

    我省多地山大沟深,旱灾频发。有的地区“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出路只有挪穷窝。

 

    湟源县波航乡麻尼台村过去处于浅山区,全村103户357人。由于自然环境恶劣,村民们辛苦一年人均收入不足3000元。此外,这里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群众行路难、就医难、饮水难、娶亲难、上学难。

 

    如何破解群众的难心事?当地政府整合项目资金,实施易地搬迁。为了让农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根据每户实情,量身定制扶贫方案,让搬迁村民都有稳定的增收门路。

 

    而麻尼台村仅仅是全省上百个扶贫搬迁项目村的一个小小缩影。

 

    截至2015年前三季度末,我省共安排资金约5.65亿元,实施易地扶贫项目124个,搬迁安置14956户、64434人。同年10月份已经全部完成住房主体工程,基础设施待建房完成后由行业部门配套建设,搬迁群众2016年10月份可全部搬迁入住。

 

    据悉,2011年—2015年,我省共投入易地扶贫项目资金近21亿元,在8个市(州)、39个县(市)实施了457个易地扶贫项目,搬迁安置近5.9万户、26万人。在实施项目过程中,“三严重”(自然环境严酷、自然灾害严重、自然资源严重匮乏)、“三不通”(自来水不通、生活用电不通、硬化路不通)、“三不盖”(公共服务教育不覆盖、卫生不覆盖、广播电视和通讯不覆盖)、“三低”(生产效率低、经营效益低、群众收入低)地区的搬迁群众,被列为精准扶贫对象。

 

    “动员全省力量,创新工作机制,按照精准扶贫的要求,扎实开展扶贫攻坚,确保2020年实现整体稳定脱贫。”未来,扶贫攻坚将成为“十三五”期间的我省重要任务,面对今后五年的扶贫攻坚任务,我省将全力补好补齐贫困地区发展滞后和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落后短板,保质保量实现全面小康。

请您发言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