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题

“青海蓝”成年度新闻话题 西宁收获283个优良天

来源:西海都市报   作者:赵俊杰   时间:2016-01-24 13:05   编辑: 刘海钧   

    青羚网讯 细心的市民会发现,入冬后,西宁没有出现扬尘天气。少了扬尘天气的干扰,早晨锻炼的人越来越多了。西宁市民汪先生感叹,西宁的空气一年比一年好,而在两年前,若遇大风天气,扬尘呼啸而来,出门锻炼变成奢望。

 

    同样,身处三江源头的玉树藏族自治州结古镇,天空洁净如洗。每天市民齐聚在格萨尔广场,跳着欢快的锅庄,白天有蓝天的陪伴,夜晚有星星的相依。来自山东的游客曾在微信留言,此生见过最蓝的天、最亮的星星是在美丽的玉树。

 

    过去的一年,我省大气污染治理深入推进再创佳绩。

 

    2015年,西宁收获283个优良天,优良率为77.5%。与2014年同期相比,优良天数增加18天,优良率提高4.7个百分点,各项污染物浓度水平较2014年明显下降。

 

    2015年是新环保法实施的第一年,西宁市环保部门结合新环保法,加大对企业环境监管和执法力度。从查处的案件数量和处罚金额来看,2015年是查处力度最大的一年,立案环境违法案件212件、处罚金额达2740万元。值得一提的是,对甘河工业园区9家重污染企业实施关停改。

 

    海东市则围绕“生态海东、宜居海东、富裕海东”的总体目标,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着力推进重点流域、重点区域和重点行业的污染治理,全年未出现重污染、严重污染、极严重污染的天气。

 

    玉树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连续数月均在3以下。洁净的空气,堪比2015年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前列的海口、厦门等南方沿海城市。

 

    2015年我省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显著改善,PM10、PM2.5浓度持续下降,其中PM10浓度为西北五省区中唯一实现连续两年下降的省份。

 

    在西宁,在海东,在遥远的玉树、果洛,“青海蓝”吸引来自国内外的一拨拨游客,成为年度共同关注的话题。

 

    清源工程成绩斐然

 

    2015年,雾霾催热全球“清肺游”,新鲜空气、自然风光成为游客选择出行的关键。根据人民网、携程网等资料显示:在国内“清肺游”热点线路中,青海优势较为突出,更具吸引力。好空气、好生态、好环境,好山好水好天气成为青海旅游聚集人气、促进青海经济增长的品牌资产。

 

    我省在全面禁止新建每小时2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的基础上,在西宁、海东两市通过制定煤改气补贴政策、实施限期治理、划定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在天然气管网覆盖的禁燃区范围内开展燃煤锅炉清零行动等方式,大力推进燃煤锅炉煤改气改造。

 

    自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全省累计淘汰燃煤锅炉2271蒸吨,提前一年完成国家下达的淘汰目标任务。西宁、海东两市加大煤炭经营市场规范整治,建成投运5个一级煤炭集中交易市场、49个煤炭二级经营网点,杜绝劣质煤炭进入市区。

 

    按照“工地围挡、地面硬化、物料封闭、拆迁洒水”的思路,推行绿色施工标准,督促建筑施工地严格落实“5个100%”控尘措施,建立施工扬尘治理现场审查制度并将其作为开工建设许可的前置条件。对扬尘污染治理工作中存在突出问题的企业,暂扣资质证书和施工许可证,并诫勉谈话。

 

    为了从源头上杜绝扬尘污染,西宁、海东两市在主要道路出入口设立车辆检查站,实行24小时昼夜检查。督促建筑垃圾运输企业强化渣土车辆管控,建立GPS监管平台,对渣土车安装车载GPS监控设施并及时更新信息,确保落实密闭运输措施。另外,加大道路洒水保洁力度,按照季节特点及时调整作业方案,落实道路洒水喷雾降尘、夜间清洗等工作。

 

    确保黄标车淘汰任务的顺利完成,西宁、海东均制定黄标车淘汰年度工作方案和鼓励性淘汰补助政策,按计划、分步骤组织实施。同时,西宁市将27条路段和10.7平方公里的区域划定为黄标车限行路段和限行区域,向社会发布黄标车实行限行禁行的通告,启用智能交通综合管控平台,对违反规定进入限行区域的黄标车和渣土车实行电子抓拍并处罚。

 

    据统计,自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全省累计淘汰黄标车及老旧车6万余辆。按照国家油品升级的总体安排,目前已实现了国Ⅳ车用汽柴油的全面供应。

 

    守卫湟水河的清澈

 

    湟水河,西宁的母亲河。经过连续多年治理,湟水河生态环境逐步改善。今冬,翠鸟、水鸭在湟水河畔嬉戏追逐的景象被市民记录下来。

 

    经监测,2015年1月至10月,湟水干流小峡桥、民和桥断面水质达标率均达到80%,流域水环境质量已得到逐步、持续改善。

 

    细小的改变,源自真实的付诸行动。近年来,我省对湟水河实施以下几项重点工程。

 

    ●侧重全收集,实施排污口整治和污水管网工程。2010年至2012年,累计投入资金3.91亿元,实施了沿湟截污纳管和730个排污口整治。西宁、海东两市加大管网改造,着力解决污水管网部分不配套、老化失修等突出问题,完成管网建设改造236公里。2014年底西宁市污水箱涵工程建成通水,西宁市区及沿湟各县生活污水收集输送能力有了大幅提高。

 

    ●侧重全处理,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在省内流域已建成投运污水处理厂16座,处理能力达到每日36.7万吨。对已建成的12座污水处理厂实施提标(扩能)改造;实施工业废水深度治理,在集中实施西宁特钢等40多家重点企业废水深度治理的基础上,对流域内16家涉水企业实行限期治理并全部建成;推进人工湿地、中水回用及污泥处置项目建设初见成效。

 

    ●侧重全测控,提高在线监测设施覆盖面。强化流域水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在流域设置19个监测断面,流域内已运行的16座污水处理厂、70家废水排放重点企业的123个污染源全部安装自动监控设备,基本实现湟水流域重点污染源的全测控。

 

    为了守卫湟水河的清澈,西宁市“河长制”管理制度将付诸实施。按照规定,西宁市将推进重点河段污染整治,加强河道综合治理,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全面改善河道、水系环境质量,推进西宁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努力实现地表水、各河道水质达标、河面清洁、河岸绿化、景观亮丽的目标。 .

请您发言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