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车一族

新能源汽车为中国赢未来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   时间:2015-09-30 14:27   编辑: 刘海钧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9月29日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认为,促进新能源和小排量汽车发展,淘汰超标排放汽车,有利于缓解能源与环境压力、推动汽车产业结构优化和消费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会议部署了三项举措:一是完善新能源汽车扶持政策,二是对购买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实施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的优惠政策,三是加快淘汰营运黄标车,开展清理整顿专项行动。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对中国而言,有着一举多得的效果。

 

    首先,传统汽车业产能已经饱和,市场无力消化更多汽油车,新能源汽车将开辟一片蓝海。最新数据显示,23家国际汽车制造商上半年在中国工厂的开工率首次跌破100%。2014年,新注册汽车2188万辆,保有量净增1707万辆,两项指标均达历史最高水平。全国平均每百户家庭拥有25辆私家车,其中北京每百户家庭拥有63辆,广州、成都等大城市每百户家庭拥有超过40辆。如果这些传统车辆将逐步替换为新能源汽车,那么这个产业将获得全新的未来。

 

    其次,传统汽车的尾气排放作为“城市病”之一,正在威胁市民的日常生活。在北上广以及一些机动车保有规模较大的大城市,包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粉尘颗粒物等的尾气成为PM2.5的主要来源之一。尽管通过油品质量的提高可以适当改善空气,但再提高也无法和新能源汽车相提并论,因为电动汽车根本就没有尾气排放。换言之,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有可能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终结者”之一。

 

    再次,在传统汽车领域,尽管中国也有不少优秀汽车企业,但西方汽车工业要比中国更加成熟,其科技水平整体上高于我国。不过,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国汽车可以在起跑线上与外国车企更加接近。比如最知名的新能源汽车品牌——特斯拉,它2003年成立,2008年才量产第一批电动车。美国苹果公司要2019年才可能推出首款电动汽车。假如现在中国汽车企业全力投入,那与这些顶级品牌时间差距并不太大,中国可以生产出更有性价比优势的新能源汽车,进而与全球车企同台竞争。

 

    着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不仅明确了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还可能改变这个产业的全球格局,让中国车企真正做强做优做大。由于汽车上下游产业链众多,它的更新换代,也会刺激更多配套企业改革创新,从而带动整个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看似一个行业的变局,却可能为中国赢得一个未来。

请您发言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