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大美青海

丹噶尔:春风里的狂欢

来源:青海羚网 作者:李皓 时间:2011-02-15 08:34

    这是一曲和历史呼应的旷世绝响,这是锐意进取的湟源人又一次保护文化、传承文化的大胆尝试,这是湟源百姓写给春天的祝福。2月14日,第三届丹噶尔民俗文化旅游节原生态民俗大巡展活动在丹噶尔古城火祖阁广场隆重举行,沉浸在节日气氛中的人们,用这样的方式迎来了又一个充满希望的春天。

    庄严肃穆的火祖阁宛如一位历经沧桑的老人,迎来了生命中的又一个春天。

    
    高悬在火祖阁门楣上的大红条幅,将节日的气氛烘托得淋漓尽致,玲珑阁檐角上的大红灯笼,寄托着人们对古城新春的祝福。2月14日一大早,四面八方的人们便聚集在这里,他们将亲眼见证丹噶尔古城上演的一场民俗文化盛宴。

    
    ●丹噶尔古城:造化钟灵秀

    
    古城丹噶尔是造化之神赐予河湟谷地一方灵秀之地。就地理位置而言,这里是我国农牧区的天然分界线;就气候特征而言,这里是我国东部季风和西部干旱气流交流最为活跃的区域;就文化特征而言,农耕文化与草原文化曾在这里创造出了最为独特的文明;就历史而言,丹噶尔更是拥有着别处无法比拟的厚重,三千多年前,风华绝代的西王母曾在这里游牧;一千多年前,这里又成为了青藏高原上最早的茶马互市;六百多年前,丹噶尔又完成了历史的升华,一跃成为中国西部最重要的贸易集散和文化交流的重镇之一。

    
    似乎这还不够,在这片并不辽阔的土地上,数百年来,汉、藏、回、蒙古等多个民族休戚与共,生息繁衍,奏响了丹噶尔多元文化交流的铿锵音律。这些偶然和必然的因素,集合在一起,使得丹噶尔孕育出了河湟谷地中最具代表性的民俗文化。2010年,湟源以丹噶尔为依托,成功入围“中国最具民俗文化特色旅游目的地”,去年岁末,丹噶尔又夺取了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殊荣。

    
    “以传承保护丹噶尔原生态民俗文化为契机,大力发展丹噶尔旅游业,展示湟源独特的民俗文化,让更多的人享受到原汁原味的河湟民间民俗文化大餐。”湟源县蔡成勇县长如是说。

    
    ●湟源社火:开启与古羌人心犀相通的神秘之门

    
    中国人对火的崇拜由来已久,火更是曾经生活在河湟谷地的古羌人的图腾,始建于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的火祖阁,正是湟源百姓祭祀火祖的庄严所在。

    
    民俗文化巡展活动开始后,数十位身着盛装的演员欢呼着奔上舞台,他们用耍社火的方式,抒发着对新春的祝福。

    
    我省乡土作家、民俗研究专家井石这样介绍社火的起源:“中国远古就有祭祀社(土地)与火的风俗,传说中,社神是共工氏之子句龙,火神为炎帝神农氏,‘社火’原来就是对句龙和炎帝这两位神的合称。因为祭祀他们时,民间都要舞龙、舞狮演酬神百戏,慢慢民间就把祭祀社神与火神时所演的百戏称之为‘社火’了。”

    
    湟源百姓对社火极其重视,在湟源民间,出社火也被称作“出炎官”,炎官指的就是火神炎帝。

    
    舞台上的炎帝扮相喜庆,他身穿官衣,头戴官帽,一举一动无不表达着湟源人民对风调雨顺美好生活的期盼。

    
    一群手牵耕牛的演员紧随炎官之后,载歌载舞地走上台,他们将用舞蹈的方式向观众展现湟源百姓春耕劳作的场面。这是一幅艺术化了的春耕图,这幅美妙的图景预示着繁忙的春耕生产即将开始,勤劳的湟源人民在炎帝的护佑下,开始新一轮的耕种。

    
    舞蹈过后,社火表演再次掀起了高潮。

    
    哑巴是湟源社火中最活跃的角色。哑巴的扮相十分独特,他手持半截缠满红布的棍子,只要见到聚集在一起的年轻女子,哑巴就拿棍子往她们的身上戳。这样的表演,在外行人的眼里,还真有点荒诞不经,可是经井石先生的解说,哑巴的表演便有了一番耐人寻味的意味。原来,哑巴手持的半截木棍,竟是男性生殖器的象征,这是古羌人生殖崇拜的体现,湟源悠久的历史在哑巴的表演中得到了形象的体现。

    
    掌声不断、笑语飞扬,人们在享受社火演员精湛的表演艺术的同时,也不禁被湟源深厚的文化底蕴深深折服。一台社火,宛如一把神奇的钥匙,悄然开启当代人与古羌人心犀相通的神秘之门。

请您发言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