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大美青海

怎么叫醒“冬眠”的景区——青海旅游市场调查之三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邢曼玉   时间:2016-01-21 10:24   编辑: 张宏   

    冬天了,景区电话打不通、空号、打错了的不少;去年7月,门源一个月的游客量占全年的62%;淡季时段,4A级的青海藏医药文化博物馆游客量有时每天仅百余人次——

    

    青海湖、塔尔寺两大5A级景区冬季旅游行情“清淡”,那么,省内其他一些景区情况如何?

 

    官方微信平台公布的72个景区联系电话“故障不少”

 

    1月20日4点30分左右,记者查看青海省旅游局微信公众平台公布的全省72家A级景区电话、手机号码,随机拨打了一些景区的电话,但打不通、空号、打错了的电话不少。

 

    拨打格尔木昆仑旅游区、青海省博物馆、祁连风光旅游区三家景区的电话,以及循化撒拉族绿色家园、民和药泉山旅游景区公布的手机号码,均无人接听。

 

    拨打热贡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区、勒巴沟———文成公主庙景区的电话,拨打久治县年保玉则景区公布的手机号码,三个景区的电话那头均传来“对不起,您拨打的号码是空号。”

 

    拨打龙羊峡旅游景区、可鲁克湖—托素湖高原生态旅游景区公布的手机号码,均被接电话的人告知“打错了,这是私人电话。”

 

    拨打青海日月山旅游景区、湟源丹噶尔古城公布的手机号码,接听电话的人均表示“已不再景区任职,调走了”。

 

    拨打平安夏宗寺森林公园公布的手机号码,通了四声,随即传来“对不起,用户正忙,请稍后再拨。”

 

    拨打青海赞普林卡旅游景区公布的手机号码,电话传来“您拨叫的用户已将电话呼转到来电提醒业务。”

    拨打贵德高原养生休闲度假区、大通老爷山风景名胜区、大通国家森林公园察汗河景区、西宁市青藏高原野生动物园的电话、乐都区瞿昙寺公布的手机号码,对方均表示,冬天是旅游淡季,景区游客不多。

 

    门源淡季三个月游客量不及旺季三个月的一个零头

 

    门源的油菜花,祁连的大草原,在夏季吸引着游客蜂拥而至。然而,进入冬天,这些景区游客量大幅下降。

 

    来自门源回族自治县旅游局的数据显示:2015年门源县全年接待游客198.3万人次。其中,6月份接待游客11.8万人次,7月份接待游客122万人次,8月份接待游客13.5万人次。其中,仅7月份一个月的接待量就占全年接待量的62%;6、7、8三个月接待量占全年接待量的74%。

 

    同年,1月、11月、12月冬季时段,三个月接待游客总量为7.1万人次。而旺季6月、7月、8月三个月的游客总量为147.3万人次。淡季三个月接待人次不及旺季三个月接待的一个零头。

 

    门源高铁站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全年,门源高铁站发送客流量57.7万人次,到达客流量53.6万人次。

 

    “2015年,进入11月、12月以来,门源站每天发送的客流量在1100至2000人之间,到达的客流量在800至2000人之间。而在旺季7月份,门源站发送的客流量为12.9万人次,到达的客流量为12.4万人次,7月份门源站平均每天发送的客流量为4300人次,平均每天到达的客流量为4000人次。”门源县旅游局工作人员说。

 

    进入门源县的自驾车车辆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10月份进入门源的车辆约为2.6万辆车,平均每天进入839辆车;7月份进入门源车辆约为15.3万辆车,平均每天进入4935辆车,数字相差很大。

 

    来自祁连县旅游局的数据显示:祁连县2015年全年接待游客145.73万人次。其中,10月份接待游客4.56万人次,11月份接待游客3.06万人次,12月接待游客1.84万人次,三个月的总接待量只占全年接待量的6%。而在旺季,6、7、8三个月接待游客共达86.12万人次,占全年接待量的59%。

 

    据悉,为了聚集冬季旅游人气,门源县也在聚集强势力量打造冬季旅游品牌,进一步加强景区间联动,开辟冬季旅游连线,将岗什卡滑雪登山基地纳入冬季休闲的主要目的地,增加了冬季旅游市场活力。但是,淡旺季旅游市场接待游客量严重失衡的状况,还是尤为明显。

 

    对此,门源县旅游局副局长李晓清建议,一方面要推动农家乐改善内部设施,提升接待档次。另一方面,相关部门应合理统筹和规划冬季不同旅游路线的搭配,推动旅游资源的有效整合,让优质的旅游产品“揽客”,拿出真正吸引游客的优惠政策和合理线路。

 

    藏医药文化博物馆淡季游客量有时每天仅百余人次

 

    1月9日下午3时,阳光灿烂。记者走进青海藏医药文化博物馆,只见一位导游正在给两位游客讲解,随后记者又走进了其他几个展厅,几乎不见游客的身影。

 

    在博物馆门前,记者在约一个小时内,只看到了很少的人进入馆内。

 

    来自青海藏医药文化博物馆的数据显示,2015年该馆全年接待游客35.1万人次。其中,7月份接待游客7.0万人次,8月份9.3万人次,9月份3.8万人次,三个月接待总量为20.1万人次,占全年接待量的57%。

 

    而在淡季,该博物馆一季度的接待总量为2.5万人次,而在旺季,三季度的接待总量为20.1万人次,同样一个季度三个月,相差很大。

 

    青海藏医药文化博物馆综合办馆长助理张雪芳说,在淡季人少的时候,一天有时只接待150人次左右;旺季人多的时候,一天接待5000人次左右。

 

    “为了聚集淡季人气,博物馆也进行了陈列布展,发挥博物馆的教育作用,组织学生等参观。同时,进行新产品的开发,在去年就投放了200多个单品,还加强了‘互联网+’的旅游宣传。”张雪芳说。

 

    对于推进全省冬春季旅游发展,张雪芳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应该建立旅游大数据,把西宁周边游连接起来,线上线下同步经营,利用互联网为游客提供方便的指导服务;也要深挖文化内涵,做足特色,加强与周边园区产业连接,以套票的形式,发展联动旅游。”

 

    记者建言

 

    事实上,青海很多景区和北方大部分地区一样,都存在着“寒冬”季,但在市场细分和有效的营销运作中,即便是“寒冬”也同样存在巨大客户资源和发展潜力。景区需要不断挖掘和转化资源优势,并与其他景区间进行互补与合作,“抱团”联动融合发展。同时,依靠优质服务发展的基本理念和原则,才能有效提高景区资源有效利用率,从而为景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请您发言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