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书笺:辛勤劳动与心怀梦想,就是“脚踏实地,仰望星空”

来源/新华社

繁花似锦的春季悄然过去,绿树浓荫的夏季翩然而至。季节变了,气候变了,但在岁月的长河里,有些东西却不会变化,譬如勤劳能够带来踏实的满足感,梦想能够指引人生前进的方向。“脚踏实地,仰望星空”就是最好的诠释。中外诸多作家也曾在作品中写下过他们对此的感悟。本期“初夏书笺”,与您共读分享。

■朱利安·费罗斯:真正的满足感只有通过辛勤劳动才能获得

凭借《唐顿庄园》获得第63届美国电视艾美奖最佳编剧的朱利安·费罗斯于2018年推出了小说《昨日将至》。这部作品讲述了英国两个家族长达半个世纪的爱恨情仇和悲欢离合的故事。

朱利安借由书中一位父亲詹姆斯和其儿子奥利弗之间矛盾重重的关系和复杂的心理活动,道出了他自己对于如何才能获得真正的满足感的看法:“真正的满足感只有通过辛勤劳动才能获得。”因为谁也不会满意一个“短暂欢愉的人生”。一个人要想获得真正的满足,“他必须要有所付出,付出自己的心力”。

■姚远:有时候,一朵花能改变我们的人生态度

广玉兰盛放在江南的初夏时节。在散文作家姚远的笔下,无论是清晨还是夜晚,尤其是下雨之后,只要闻到广玉兰清新的香气,“所有尘世的疲倦和烦忧也就瞬间烟消云散”。她从自己的一位爱花的同学身上看到,这位同学即便是疲惫地奔波于求医问药之间时,当看到广玉兰开放,也会“满心欢喜”。由此,她感悟到,有些时候,“一朵花能改变我们一天,一月,一年,甚至一生的生活态度。”

生活里总有磨难,在心里开一朵“为自己绽放的广玉兰花”,然后,继续从容地走下去。

■巴金:理想不抛弃苦心追求的人

1985年4月,江苏某小学“十个寻找理想的孩子”向时年81岁高龄的巴金先生寄去了一封求助信。这十个正上小学五年级的孩子,因被当时社会上“向钱看”等现象所困惑,认为“在理想问题上我们成了十只迷途的羔羊”。于是,孩子们希望能够从他们心目中拥有“神奇力量”的巴金爷爷那里找到“打开心灵窗户的神秘钥匙”。

旋即,巴金先生给孩子们写了一封回信,他肯定了这十个孩子内心都是心怀理想的,“你们在‘向钱看’的社会风气中感觉到窒息,不正是说明你们的理想起了作用吗?”

在回信的末尾,巴金先生以饱含深情的口吻,向这“十个寻找理想的孩子”送出了关于青春与理想的祝愿:“只要你们把个人的命运同集体的命运连在一起,把人民和国家的位置放在个人之上,你们就永远不会‘迷途’。理想不抛弃苦心追求的人,只要不停止追求,你们会沐浴在理想的光辉之中。”

近40年前这封令人动容的回信,如今读来,依然令人感到温暖和激动。

■王小波:干出个样子来,是人的价值和尊严所在

著名作家王小波的《我的精神家园》一书中,有一篇关于工作与人生的散文。在文中,王小波称,工作是人一生的主题。“人从工作中可以得到乐趣”,是因为这种乐趣有巨大的好处。对他自己而言,这种好处就是“做我想做的事(这件事对我来说,就是写小说),并且把它做好”。

由此,王小波向青年朋友勉励,人这一生“干什么都可以”,但一定“要干出个样子来”,因为“这才是人的价值和尊严所在”。

■郭强:只要功夫到,收获少不了

散文作家郭强对于立夏这一天,有着自己独特的感受。春去夏来,花谢了,叶却茂盛了,因为“夏季是成长的季节,植物要长得根深叶茂,好去迎接果实累累的秋季”。大地仿佛从稚嫩的婴幼儿长成了挺拔的少年,为秋日的成熟积累着养分。这种变化,如同一个人逐渐长大、成熟,“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一下子落在了肩上”。于是,作家勉励读者不要荒废时间,“只要功夫到,收获少不了!”

统筹:

常君丽

编辑:

常君丽

朗诵:

沙青、赵世芸、邱晨、陶冶、危颖

记者:

明星、李朋飞(实习)、杨焱彬、陈欣波、

张梦洁、孔令杭、夏越峤、范长国、王鹤、胡晨欢、

刘润芝、杨静、翟濯、毛鑫、丁乐、丁怡全、和恺(实习)

摄制:

高夏龙杰、敬斌、郝杰、方金洋

报道员:

周翔宇 肖雪晴、王国义、薛建文、周子晰、骆秀先、

叶方杰、陶平、周维艳、陶萧屹、王莲、郭杨如熠、

汤圣一、吴雄、郝卫明、张力、范侃侃、施扬、

江方奇、叶晓宇、楼航、陈博、贾冰、孙靓、丁丽欣、

张维堂、张颖、黄振荣、吕春华、张涛、陈子庆、臧东明、

张震、杨怀飞、赵瑞杰、李猛、李金鑫、罗新才、杨灿华、年耀红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编辑:祁进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