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江源文化

从“闲得慌”到“闲不住”——文化下乡观感之三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马 钧   时间:2015-02-27 09:28   编辑: 张宏   

    参加完互助土族自治县丹麻镇的文化下乡活动已是夕阳西下之时,要赶到下一站——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得花三个多钟头。为了避免走错道,开车的司机请了个民和当地人作向导,记者便对他开玩笑说:你可是我们的“北斗导航仪”啊!

 

    在官亭,黄河在晨光中蒸腾着袅袅的水汽,农历初二热闹的集会,还有鲍家村的戏台,美丽乡村赵木川村,都给记者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但让记者产生极大兴趣的,是留守乡村的人,尤其是农村妇女的现实状况问题。

 

    如今,外出打工挣钱的农民越来越多,从以往蹲墙根、晒阳洼不知道到哪里去挣钱,到挣了小钱还想挣大钱,农民真可谓是甩开了膀子,一路小跑着往富裕路上奔。随着全省农牧区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的常态化,随着就业渠道的不断拓宽,大量闲散的劳动力正在发挥出不可小看的社会能量和经济能量。现如今的农民见的世面越来越多,脑子也开始越来越灵光,手头也越来越宽展。

 

    这是当前农村最真实的现状。

 

    在这个现状之下,也存在着一个问题,这就是七乡八镇的青壮劳力——农村的男人们外出打工、就业之后,乡村里就剩下许多妇女来看家护院,拉扯孩子,照顾老人。这些农村留守妇女究竟有着怎样的现状呢?

 

    记者从官亭镇赵木川村的妇联主任李金兰和村民吕存花的嘴里,得到了如下情况:拴在家里的妇女,平时除了带小孩、照顾公婆,务劳庄稼地里不多的活计之外,大部分时间是闲着的,闲得没什么事情可干。直到几年前镇上组织成立起刺绣协会,这些闲散的妇女才开始重新拾起针线活,依靠自己的巧手来兴家。她们开始忙活起来,闲不住了。

 

    农村妇女从闲得慌到闲不住,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基层的文化工作有了引领,妇女们知道了针线活也能成为市场上的紧俏货。二是看起来司空见惯、毫不起眼的针线活,其实还是一项值得传承的民间文化。以前农村的女孩子出嫁前,一是要看茶饭手艺,一是要看针线活儿,民间叫“摆针线”,老话叫“女红”,都说的是女子所做的纺织、缝纫、刺绣等工作和这些工作的成品。可是,这些贴身的手艺,这些家常的生活技能,随着工业化、自动化和商业化的无所不在,已经在不断地失传。据镇上刺绣协会会长邓西银介绍说,如今在村里头50岁以上的妇女,个个都会绣,可是年纪大了,眼睛花了;而40岁以下的妇女,都不会绣了。

 

    让濒临失传的绣技、绣艺重回日常生活,让老手艺获得新生,不是简单地怀怀文化的旧就能让其从“山重水复疑无路”的窘况转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地。而是跟大到海东市、小到民和县方兴未艾的文化旅游业牵上了线,搭上了桥,更是契合了现代人的消费需要。如此,村妇绣娘们绣出的手工编织品、艺术挂件、披肩、钱包等手工艺品,才能既成为农家绣娘们增收致富的一个门路,也成为保护、传承乡村文化的一项举措。其更大的功德,是让农村妇女的业余文化生活变得丰富充实起来。

 

    中国的传统文化里有一个理念,叫“不患物贫而患心穷”。随着农民物质条件的提高,生活的富裕,恐怕会有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关注自己的文化生活,关注自己的精神世界。这个看不见的世界一旦空洞起来,我们就是住在金砖砌筑的新农村房舍里,也会寝食难安,活得无滋无味。

请您发言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