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的瑰宝
木雕是雕塑的一种,在中国常常被称为“民间工艺”。木雕可以分为圆雕、根雕、浮雕三大类。
刘永生及团队木雕作品。杨春林 摄
木雕简单来说就是对木材进行独特方式的雕刻,经过工匠精心雕刻之后,根据自己的需求,被人们运用在日常生活中。化隆回族自治县传统木雕技艺依据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需求,普遍运用于各民族民居、寺院、家具、家饰和佩饰当中。
刘永生及团队木雕作品。杨春林 摄
化隆传统木雕技艺在化隆县传承年代久远,有300年的历史,清乾庚申年,化隆木匠李成春远赴甘肃河洲拜师学习木雕技艺,在师傅的精心传授和自己的刻苦学习下,李成春通过自学、实践、交流、钻研、创新、发展,木雕技艺和水平逐步定型,又经过李氏家族数代木匠传承,技艺逐步走向成熟。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住宅的要求越来越高,促使木雕人才蓬勃发展、技艺飞速提高。
刘永生及团队木雕作品。杨春林 摄
作为非遗文化的一部分,化隆传统木雕技艺主要流传于化隆及周边地区。近年来,随着文化旅游兴起发展,多数民俗村落及特色建筑都邀请化隆木雕传承人为其雕刻打造精美图案。化隆传统木雕技艺已形成独有的风格。木雕作品生动地表现了中国的历史典故、传统吉祥、春夏秋冬和花草鸟类等,具有鲜明的传承性、多样性、广泛性等特征,在化隆县内外堪称一绝。
刘永生及团队木雕作品。杨春林 摄
刘永生及团队木雕作品。杨春林 摄
刘永生及团队木雕作品。杨春林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