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房疯狂:一街之隔房价相差2万元
在反腐的大背景下,靠“批条子”获得学位越来越少,估计未来追逐学位房的现象愈演愈烈,学位房的价格有升无降。
一街之隔,建筑年代和户型结构完全相同的两个小区,每平方米房价居然差了2万元,甚至有些上个世纪70或80年代的老房子,周边环境确实不咋地,并且拥堵得要命,但房价却高得连豪宅都无法望其项背,这就是“学位房”与“非学位房”的差别。中国人毕一生之功于两大战役:小孩的教育和自己的养老。年轻的时候操劳小孩的教育,年老的时候操劳自己的养老。未来,“靠爹”、“铁饭碗”、“混日子”已经成为过去,爱拼才能赢,真才实学打天下是“新常态”,学位房高价背后也隐含着这些信息。
谁都认为,在大城市,就业和社会生活的压力只会越来越大,对人才的要求尽管是综合性的,不一定“唯学历论”。也就是说,没有获得学历,不一定就断了你的前程。但是,在很多人看来,如果连学历都没有,你可能连“论”的底气都没有了,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是成才的第一步。但凡在大城市生活的人,几乎没有不为小孩教育操心的。中国城市的公共服务向来稀缺,特别是优质的教育资源。在任何一个大城市,中小学学校总量其实并不少,私立的、公立的、民办的、公办的,甚至还有专门为打工子女开设的学校。但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为大家追逐的就那么几所。
由于好的学校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前就已建成了,多数位于城市中心地区或已建成区,成熟的公共服务配套(交通、区位)自不待言。关键是,围绕小孩的教育,这些区域多年来已经形成了优质的所谓优质的“教育配套”,如学生营养早餐、午休或全周托管、升学或出国咨询、夏令营、优质培训机构、陪读租赁等等。因为太稀缺了,而追逐的人过多,没办法,只能以是否购买了该学校学位覆盖范围内的房子,作为是否可以在该学校就读的划分标准。
因此,大城市房价高,学位房价格更高。笔者调研了深圳几大学位房集中的片区,如育才教育集团所在的蛇口片区、南山外国语和实验教育集团所在的科技园南区、以及热得不能再热的福田百花学区、园岭学区。这些区域的学位房价格低则每平米3万多元,高则每平米7万多元。与周围的房价相比,学位房价格溢出至少50%,高出1倍的也很多。
时下,父母们口头上说“给孩子减压”,但轮到谁都不会马虎,一句常挂在嘴边的话是,父母要尽自己能力给孩子创造最好的条件。笔者调研时发现一个现象,很多在政府工作的人或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家庭,放着好好的豪宅不住,却买一个上世纪80年代、破旧的学位房,而且还在旁边给小孩的爷爷奶奶租一个房子,接送小孩上下学。由此,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不仅学位房的价格高,学位房周边的租房市场(不在学位覆盖范围)也很发达,租金也比周边要高出至少30%。而且,学位房周边的写字楼、酒店或商铺,入驻的都是名目繁多的培训机构。
笔者上班附近有一个商业综合体,位置本身非常不错,但由于开发商急于回笼资金,在10年前把铺子全散售掉了,入住的商家五花八门,经营的很差,除了电影院生意较好外,其他店铺很冷清,频繁地挂出转租的小广告。但在前两年,由于旁边几个住宅小区摇身变成了学位房,这个综合体因租金相对较低,培训机构争相入驻,据说今年都涨租金了。因此,尽管城市很多老旧住宅区都被拆迁了,但学位房及周边很难拆下去,很简单,拆迁的成本太高了,这是城市房地产区域差异的一道景观,也是常规做房地产研究很难理解的。
最近4年以来,深圳每年诞生的新生儿在20万以上,未来对学位的需求将会更加突出。在反腐的大背景下,靠“批条子”获得学位越来越少,对普通老百姓来说,学位紧张的趋势大为缓减,每个人获得学位机会均等了,估计未来追逐学位房的现象愈演愈烈,学位房的价格有升无降。给大家一个建议,买学位房不仅小孩可以读书,在保值增值的基础上未来还能高价出售,何乐而不为呢?所以,买豪宅不如买学位房。有统计表明,2014年以来,深圳豪宅价格远没有学位房价格涨得快。
- 相关链接
请您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