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
-
-
新华时评|守护文明根脉 激发时代新韵
-
新华网视评|点赞!巴黎奥运赛场上的中国突破
-
新华时评|“全球南方”不是竞赢战场,是合作舞台
-
新华网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岂能“千村一面”
-
新华时评丨来到中国,看见中国,享受中国
-
新华网评:校园体育设施暑期“不放假”,点赞!
-
稳定企业预期需要新官理旧账
前任规划的项目烂尾,前任定下的政策作废,前任承诺的事情不算数……新官不理旧账,是多年来影响一些地方营商环境的痼疾。
-
贺俊:强化战略部署提升制造业竞争力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是实体经济中最重要和最基础的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始终高度重视发展壮大实体经济,抓实体经济一定要抓好制造业”。规模庞大的制造业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完整的产业体系是维护经济安全、国家安全的坚实支撑,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物质技术基础, ...
-
张一婷:构建高标准服务业开放制度体系
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国际大循环提升国内大循环的效率和水平,有利于推动实现我国经济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放宽电信、医疗等服务业市场准入。服务业对外开放是巩固壮大实体经济的客观需要,是我国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着力点。
-
李西林:塑造数字贸易发展新优势
当前,数字技术快速发展,深刻改变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和国际贸易方式,加速推动全球贸易数字化变革与转型。大力发展数字贸易,对于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建设贸易强国意义重大。我们要顺应潮流,把握大势,加快数字贸易发展步伐,塑造数字贸易发展新优势,推动贸易强国建设取得新发展新突破。
-
建设更高水平的“齐鲁粮仓”
山东农产品种类繁多、特色鲜明,如章丘大葱、莱阳梨、潍县萝卜等农产品已经成为响亮的“山东名片”。“十三五”期间,山东以占6%的耕地和1%的淡水资源,贡献了全国8%的粮食、10%的肉蛋奶、11%的蔬菜、12%的水果和13%的水产品。2023年山东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1.25万亿元、稳居全国首位,为保障国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