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为推进文旅融合和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贡献政协力量
戴美玲
日前,省政协召开双月协商座谈会,围绕“加快文旅融合发展,积极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带动更多群体就业”协商议政。会议对各级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省委会、省工商联发出了聚焦我省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中的重点、难点和堵点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为助推高原文旅产业转型升级凝聚共识、树立信心、贡献力量的号召。
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青海的重大使命,是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青海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工作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聚力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着力构建“一芯一环多带”生态旅游发展新格局,全力推动生态保护、旅游发展、民生保障互促共赢。人民政协以其独特的政治优势、制度优势和职能优势,为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汇智聚力,为推动文旅融合与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注入了强劲力量。
但时代变迁与市场需求多元化浪潮对青海更好落实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重大要求赋予了更多机遇,对推动高原文旅产业转型升级提出了新的挑战,也对人民政协履职尽责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此,应充分发挥政协协商民主的独特优势,围绕主题,深入交流,广泛协商,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径,为加快文旅融合发展,积极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带动更多群体就业建言献策、贡献智慧和力量。
文旅融合非简单叠加,就业促进亦非孤立工程,二者深度融合需要理念先行、共识引领。人民政协可通过多层次、制度化的协商平台,汇集专家学者、行业代表、职能部门及各界委员,围绕文旅融合发展如何创造更多更优就业岗位等关键议题,开展深度研讨和思想碰撞。依托其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独特优势,开展具有前瞻性和针对性的调查研究,深入一线精准把脉文旅融合发展的瓶颈制约和就业市场的结构性矛盾,就培育文旅新业态、健全职业技能培训体系等提出具有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充分发挥人民政协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引导企业家委员将社会责任融入文旅项目投资与业态创新实践,重点扶持就业带动性强、发展前景好的优质项目,着力创造更多更稳定的就业岗位;推动教育、科技界委员深度参与文旅人才培养体系构建,通过产学研协同创新促进人力资源结构优化与素质提升;同时协助党委政府开展政策解读和舆论引导,增进社会各界对文旅融合发展政策的理解与支持,着力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体、院校支撑、社会参与的多方协同推进机制。
期待人民政协通过发挥自身优势,聚焦关键问题,深度协商研讨,精准建言献策,广泛凝聚共识,为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就业扩容提质注入强大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