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青草园

文峰巍峨耸云霄

来源:青海羚网 作者:赵新丽 时间:2011-01-14 11:04

    “西宁的变化可以说是日新月异,就拿现在我家居住的这块地方来说,我小的时候都是一片片的农田。”农历腊月初八过后,天气一天比一天冷了,在滕晓天先生位于西宁市城中区的寓所里,他和我聊起西宁往事。

    
    “从这里望过去,天晴的时候,就能看见文笔峰。”滕晓天先生站在客厅的窗口指着远处的山峰说,“文峰耸翠是西宁有名的古八景之一。”

    
    “文峰巍峨耸云霄,孔雀楼前望不远。最爱年年秋雨后,青螺翠黛画难描。”这是清代西宁诗人张思宪描写文峰胜景的名句。稍晚于他的西宁诗人基生兰也写下了诗句:“文峰峥嵘灵秀神,新晴更见翠千重。”可见文峰之美。

    
    文峰山,又名文笔峰,位于西宁凤凰山东南部。据《西宁府新志》记载,在县城(今西宁市)城南三里的地方,有一山峰,出类拔萃,超于众山之上,峥嵘俊秀,附近诸山,四面伏首环拱,峰顶上建方形土碑一座,碑顶处建一座魁星阁,内供魁星、文昌二神像。每到夏秋,山峰上覆盖着繁茂翠绿的青草,远望山峰,犹如一支玉笔插入云霄,故称此峰为文笔峰。

    
    旧时西宁文化落后,人才奇缺,人们为了祈愿地方上人才辈出,就在文笔峰上修建文峰碑。据史料记载,文峰碑始建于明代,清代修复过一次,上了年纪的西宁人看到的文峰碑,是上世纪20年代重新修复过的。

    
    民间以为,世间要出文人才子,须经天宫掌管文脉大权的魁星神君点化。故而佛阁内魁星铜像手中之笔指向西宁城中心,意取魁星点状元。过去包括古城西宁在内的河湟地区文人秀士赶考,头一天须早早动身,先赴文峰山叩拜魁星爷,诉说心事,祈求护佑点化。朝拜时,献鲜桃状白面馒头16个,“桃尖”缀以红色,放于大红木盘,敬献于碑前。然后,焚香化表,三拜九叩,虔诚至极。

    
    老西宁人还将初入学之学童,带至文峰山拜魁星。若学童能在山上流利背诵诗文、写楷书,则会灵气四生,将来成才有望。一些讲究的人家还将碑前土取到家中安放于中宫或垫于祖坟墓碑之下,祈求疏通文脉,成为书香人家。

    
    西宁地区冬长夏短,人们往往抓紧时机郊游踏青,欣赏大自然美景。文峰也成了人们踏青的好去处之一,在文脉之地踏青,有着别样情景。

    
    夏秋季节,文峰山四周,群山起伏连绵,一派绿意。远山含黛,近山苍翠,一派绿意,延向天际。若遇雨后初晴,更是气象万千。只见斑斓彩虹架在天地之间,七彩云霞中细雨霏霏,四野苍翠欲滴,草木峥嵘,空气清新醉人。远望文笔峰如一支巨大的笔插入群峰之中,俊秀非凡。 一些文人秀才,盛夏之时喜欢结伴游玩,为防高原雷阵雨,往往还携带帐篷,有钱人家就准备了毡庐,扎于山间,烹牛宰羊,呼朋唤友,不亦乐乎。先敬魁星以牛羊,后献文章于碑前,其后或坐或卧于草地之上,猜拳行令,饮酒赋诗,极尽其乐。若遇雷阵雨,则入帐饮宴,别有一番情趣。清初西宁知府杨应琚的《毡庐听雨》就形象地反映了踏青郊游遇雨的别样风味:“空山连日喜晴明,顷刻烟云石隙生。最是毡庐堪听雨, 一宵荷叶打珠声。”

    
    2007年,政府重修了文峰碑,“文峰耸翠”被赋予了新的文化内涵。

    
    本期嘉宾:滕晓天

请您发言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