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青草园

曾驻湟水看春涨

来源:西海都市报 作者: 时间:2011-02-18 15:17

    立春过后,气温陡升,虽是花未红柳未绿,但春日的气息却隐隐地朝我们袭来,人们的眉头舒展开来,新的一年又开始了。湟水河边,前些日子滑冰的人们欢快的笑声仿佛还在耳边,如今河上的冰已经开始消融。

 

    午后温暖的阳光里,我和滕晓天先生站在西门口的湟水河边,滕先生讲起了小时候湟水河边的情景,“那个时候,湟水河是一条宽阔的大河。河上少有桥,要过河就要乘渡船或羊皮筏子,过河是一件大事,一大早就去等渡船。我记得朝阳那边有一个渡口,一条很粗的绳子横跨河的两岸,摆渡的船工两脚稳稳地踩在船上,船在船工的号子声中缓慢前行。那些船工都是精壮的汉子,力气很大。”小孩子坐船的机会很少,大多数是在河边看着渡船来来回回,就是这样也能看上半天。

 

    春天的时候,冰消雪融,万物复苏,这也是湟水河最美的时候。西宁古八景之一的湟流春涨说的就是这个时候的美景。

 

    湟水是黄河上游较大支流之一。它源出西宁以西的海晏县,向南东流,经湟源、湟中、西宁、互助、平安、乐都、民和等地,在民和下川口沙湾村出省到甘肃达家川入黄河。沿途有药水河、西纳川河、北川河、南川河、沙塘川河、引胜沟河等支流汇入。湟水流域是青海省主要农业区,其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南、北、西三面环山,北有大通山,南有拉脊山,西有日月山。

 

    湟流春涨指的是西宁北门外的湟水。由于药水河、西纳川河、北川河、南川河的注入,再加上旧时西宁地区自然生态少有破坏,冬季多雪,春回大地之时,湟水上游积雪融化,河水上涨,水源充足,以致河床涨满,出现“春涨”的胜景。

 

    春天的湟水流经西宁时,已是波涌水深,喧嚣不止。旧时除了小桥、林家崖桥等少数桥梁外,两岸行人过往,或靠牛羊皮筏子横渡激流,险象环生,或靠木船摆渡,吱呀斜浮。

 

    春夏之际,两岸杨柳依依,水草如茵,十里杏花染红,万枝柳条吐绿。远近受湟水滋养的农田,一派生机。暖风吹来,湟水平缓处波光粼粼,深不可测,狭窄处水流湍急,涛声如雷。河道两侧,农民们因地势修建了不少水磨坊,古老的石磨盘轰轰转动,小桥上的毛驴驮着装粮食的长口袋,悠悠走动。磨坊里外,水声、磨声和着磨主磨客的歌声,构成一幅西北边塞别样的报春景图。西宁城东周家泉一带湟水上,还有过横盖八盘磨的辉煌历史。

 

    滔滔湟水中,生有大量鱼虾,尺许长的鱼比比皆是。春潮之时,驾上小舟或岸边下网捕鱼者收获颇丰。两岸边的芦苇丛中,白鸥、麻鸭、鸳鸯游动嬉戏,恍若江南“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情景。清人吴栻的《东溪春色》写的就是湟水流域春涨的自然风光,明净亮丽,令人向往:

请您发言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