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印迹:南川河里打浇洗
“打浇洗”是西宁方言,意为游泳。小时候,我家住在大同街,出了尕西门就是南川河,每年学校放了暑假,小伙伴们就结伴去南川河里打浇洗。
那时南川河水清澈,河中有鱼,河道两岸杨柳成行,菜地成畦,景色十分优美。来这里打浇洗的多是年纪尚小,刚刚开始涉水的娃娃。因为打浇洗的高手们不屑于在这里出没,大多去北门大河里一显身手。
一帮娃娃顶着烈日来到河滩里,先脱光衣裳,再在河滩里抓些黄稀泥全身上下涂抹一遍,个个如同黄泥巴塑成的娃娃,只有两只眼睛明亮亮地眨巴着。大家相视而笑,嬉笑打闹一番,然后踢腿甩胳膊,做完准备工作后,方才由浅入深,一个个下水。
每个人打浇洗的技艺也不相同,技高者就在水深处“狗刨儿”,悠然自在,技低者则在河边水浅处四肢并用瞎扑腾,把赤裸的身子淹没在水花之中,也自得其乐,还有根本不会水的初学者,找一处水洼,趴在里面乱刨一通,肚皮泡在水里,却把脊梁屁股全露在外面,就这样回去之后逢人就说打了回浇洗,口气中流露出十足的英雄气概。
打完浇洗,大家爬上岸来,先不忙于穿衣裳,趴在沙滩上任烈日晒一会儿,几天下来,一个个皮肤黝黑,犹如河中的泥鳅一般。
小孩子去河中打浇洗,都是偷偷去的,一旦被大人知道了,就免不了一顿皮肉之苦。
有一次,我们一帮娃娃又去打浇洗,忽然天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接踵而来,大家急忙出了水,湿漉漉的身子还没来得及穿衣服,上游一股大水倾泻而来,大家只顾逃命,衣裳鞋子都被冲了个干干净净,只好站在岸边望着汹涌的河水发呆。这祸闯大了,回去又免不了一顿狠揍。棍棒之下,大家都信誓旦旦保证不再去河边打浇洗,但过后照去不误。
那时候,男孩子十有八九会打浇洗,很少有旱鸭子,都是在南川河里操练出来的。如果有人说自己不会打浇洗,无疑成了一个弱点,还会被同龄的孩子嘲笑。
- 相关链接
请您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