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青草园

河湟往事:坐着羊皮筏子过黄河

来源:西海都市报 作者:刘学忠 时间:2011-04-22 08:02

    1964年,我到玛沁县工作,在当地的学校做老师,有时候被抽调到县上工作。那个时候我曾多次到拉加乡(当时叫公社)工作,多次坐着羊皮筏子渡黄河,天冷的日子,黄河水结成了冰,我们就踩着冰面过去。

 

    拉加乡在黄河的北岸,从玛沁县城到拉加乡只能坐着羊皮筏子过黄河。

 

    我最初见到羊皮筏子觉得很新奇:几根长长的木棍排成方格子,如一个个“井”字,再用牦牛毛搓成的绳子固定好,就成了羊皮筏子的骨架。整张密不透风的羊皮只在一只腿处留个吹气口,人们鼓足劲吹气使羊皮鼓起来,然后系紧吹气口,几十个这样吹满气的羊皮被固定在架子上,就成了羊皮筏子。

 

    我们这些下乡工作的干部,先将骑的马赶下河去,因为这里的马、羊、牦牛都会游泳过河,然后七八个人和沉重的行李一起乘上羊皮筏子,在惊涛骇浪中漂向对岸。撑筏子的是有多年经验的老艄公,我们坐在行李包上,竟然没有水弄湿行李,只是几点浪花溅到脸上。我第一次看到别人坐羊皮筏子,正是河水丰沛的季节,水大浪急,筏子被颠起,眼看就要被大浪吞没,吓得我惊叫一声,一位同事小声告诫我:“坐在筏子上可要沉得住气,不能喊叫,否则会让艄公乱了心神,筏子上的人都很危险。”

 

    等筏子顺着水流漂到了对岸,人和行李上了岸,艄公就扛起筏子沿着河岸上游走个二三百米。早已有人在渡河点上等候,这些人坐上筏子顺水漂向对岸,艄公又扛起筏子向原来的渡河点上走去。艄公每天要这样往返很多次。

 

    到了天冷的时候,黄河水结了冰,厚而结实的冰让两岸的交通便利起来,当地的人们称它为“冰桥”,汽车、拖拉机、人都可以从冰上通过。这时有不少牧民踏着冰桥到县城出售畜产品,然后购买生产和生活用品。

 

    如今,我已离开玛沁县很多年了,但那段经历让我难以忘怀。

请您发言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