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青草园

600多年的城隍庙“伤痕累累”

来源: 作者:一丁 汪燕娜 时间:2011-08-09 09:08

    青羚网讯 提起西宁城隍庙,老一辈西宁人记忆犹新,它不仅是古西宁的代表性建筑,更因为殿内供奉了“黄老爷”而远近闻名。然而,近日很多市民向本报热线反映,这座拥有600多年历史的老建筑,由于保护不力,如今已是“伤痕累累”。

 

    苟先生从小居住在西宁城隍庙附近,现在虽然在外地工作,可他每年都会回西宁来看看。与前几年回来的情景不一样,今年苟先生回来再到城隍庙时,眼前的景象让他十分痛心——门前的一个石狮子已不知去向;庙里的东西厢房如今成了一家医疗机构的办公场所,大幅医疗广告贴在庙门西侧的墙上,广告下方的青砖上落满了灰尘,如果没人介绍,很难想象这里就是城隍庙。在苟先生的带领下,记者来到城隍庙看到,庙门紧闭,除了一块“青海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子外,再找不到任何明显的标志;从西边侧门进入庙内,各种杂物堆满了院子,西侧和东侧的几间房屋如今已被改成了一家医疗机构的办公场所;庙内大殿的门紧闭,已没有几年前香火旺盛时的情景,而院内几株侧柏也因为无人管护而死亡,眼前的情景着实让人寒心……

 

    苟先生告诉记者,城隍庙是“黄老爷”的“家”,老一辈西宁人对此感情很深,因为据传“黄老爷”曾救过整个西宁城。早些年城隍庙是不允许随便进入的,因为它是1988年公布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可这两年城隍庙不仅能随便进入,就连庙宇也被改变了用途,让人很费解。如今各地都在保护文物古迹,像外地的城隍庙,都有专门人员来管理,并且还会定期修缮,但西宁的城隍庙却成了如今这个样子。采访中,居住在附近的老人李大爷说,小时候一到周末这里都会放电影,那时候这里绿树成荫、环境优美,可现在却垃圾成堆,无人管理,如果再这样下去,这座历史古迹的前景实在令人担忧。

 

    相关链接:西宁城隍庙始建于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城隍庙鼎盛时期是前后六院的规模,后历尽岁月洗礼多次遭破坏,目前仅保留两院。以前每逢农历五月十八,这里都会举行城隍会,载神像出巡,意为惩恶劝善,在西北颇有名气。

请您发言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