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青草园

西宁旧事:到西宁卖瓜

来源:西海都市报 作者:林中厚 时间:2011-08-26 08:46

    1954年,我16岁,第一次去西宁。这年暑假,我给四哥做伴去西宁卖自家种的西瓜。出发前,父母哥嫂千叮咛万嘱咐,出门后兄弟俩要管好财物,注意安全,一路上要遵循“先畜后人”的规矩,即在路上休息、住店时,一定要先照顾牲口,然后人再吃喝。农村的老人们认为,不会喂养牲口的人,就不会使用牲口,也就不会走路(即出远门)。

 

    我家的一头青色骡子拉车,车的木轮子上钉有废旧汽车轮胎,四周设有半米高的木围栏,里面装满了西瓜。头一天早上,我们早早起来给牲口喂饱了草料,天还没亮就出发,在坑坑洼洼高低不平的路上走了一整天,傍晚住进了现在的平安县(当时称平安镇)的一家车马店。第二天,我们又早早起来,天还没亮就出发了,又走了一整天,傍晚住进了西宁尕南门附近的一家车马店。那时,民和、乐都等地卖瓜果蔬菜的农民,一般都住在东稍门、尕南门一带的车马店。

 

    我俩到达西宁的时候,西瓜由于货多,瓜价较低,且难以出售。第三天,我们和往常一样,早早起来赶着骡子前往湟中的鲁沙尔。到鲁沙尔时天已经很晚了,我们住进了现在塔尔寺寺坡入口处对面的一家车马店,第四天我们就卖完了西瓜。卖完瓜,我们在鲁沙尔吃了牛杂碎,就急忙赶回家。回家的路都是下坡,不用吆喝、不用扬鞭,第五天早上我们就回到了乐都的家中。父母哥嫂见了我们几乎异口同声说:“人家到西宁卖瓜果蔬菜,第三天早上或中午就能赶回家,你们俩去了五天,真踏实啊!把我们等得心慌着。”我俩赶紧将行程和卖瓜的情形说给大家听,这时母亲说:“能平平安安回来就最好着!”

 

    没去西宁之前,我曾经听人们在“花儿”中唱道:“西宁好比个茶盖子……”真的到了西宁,也没看清楚西宁是个啥样子,只是在西宁城的南边溜达了一趟。不过,这一趟还是收获不小。这件事情已经过去六十多年了,我还记得在西宁城听到的小贩的叫卖声:“茄儿、辣椒儿、黄瓜、萝卜子……”当时,我被叫卖声吸引,四哥发现后,大声催促我:“快走、快走!你发啥呆呢。”现在想来,简简单单的两句叫卖,把当时西宁城的精细菜(除了萝卜)全部抖搂出来了,真是有趣。

请您发言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