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青草园
河湟百业:刻章匠尕六儿
来源:西海都市报 作者:崔艺民 时间:2011-12-16 08:45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西宁城的中山市场有一个名叫“尕六儿”的刻章匠,他的本名叫韩金喜,湟中县多巴人,因在家排行老六,所以人们都叫他尕六儿。他年幼时曾患小儿麻痹症,走路一瘸一拐的。16岁时,韩金喜经熟人介绍到兰州南关十字一家刻字店拜冯姓师傅为师,学习刻章手艺。三年后,他返回西宁,在当时最繁华的中山市场摆了一张桌子为人们刻章,维持生计。
尕六儿给人刻名章大多是采用桦木,这种木料经济实惠又耐用。尕六儿练就了一手飞刀刻章的绝活。一接到活计,尕六儿便屏气凝神,目光炯炯,右手握刀,雕刻时运刀如飞,技艺娴熟,不消一会儿工夫,一方印章便刻好了,也不会耽误顾客的时间。尕六儿刻的印章字迹清晰,手感圆润,很受顾客的青睐。他刻章时,总会吸引许多人驻足观看,成了中山市场内的一景。后来,尕六儿的儿子继承了他的手艺,在莫家街市场的一家店铺前摆摊刻章。上世纪50年代,尕六儿的儿子加入了西宁市手工业联社,成为一家国营印章社的职工,一直工作到退休。
现在,随着科技的进步,在街头,电脑刻章几乎代替了手工刻章,昔日刻章匠人手握刻刀运刀如飞的场景也成了老西宁人的回忆。
- 相关链接
请您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