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青草园

纸上西宁:西宁盆地地质小史

来源:西海都市报 作者: 时间:2011-12-16 08:46

    西宁这座高原盆地,为达坂山、拉鸡山及日月山环抱。大约在六亿年前,这里还是浩瀚的海洋。随着地壳的上升,海水逐渐缩退,沧海变成了桑田。西宁盆地也曾经是“西宁盐湖”。它的位置就在今日的湟水谷地之中。湖面最大的时候,西起今日的多巴,北达老爷山脚下,南临拉鸡山北麓,东南在乐都以南,与今日民和的湖相连,面积约四千平方公里。

 

    古西宁湖的形成,大约在一亿七千万年前的中侏罗纪时期,由于不止息的地壳运动,在达坂山与拉鸡山之间,使南北西三面升高,中部随着断裂下降,构成了古西宁湖盆地的雏形。当时气候温暖潮湿,生物比较繁茂,山区流水带着易融的盐类及大量的泥沙,聚集于凹地,就开始了古西宁湖生成盐类的历史。但是到了大约一亿四千万年前的白垩纪时期,气候变得炎热干燥,原来生活在湖盆周围的剑齿象死亡绝种,至今西宁附近的地层中可以看到大量的遗迹,俗称龙骨。到白垩纪末期,地壳运动使这个巨大的湖泊底部坎坷不平。湖盆扩大,并继续不均衡地下降,而小峡、大峡在湖面下相对隆起。一直到大约一千两百万年前的中新世末期,湖水及周围山区间歇性上升,后来湖水干涸,西宁湖衰老、死亡,逐渐形成了西宁盆地的现代景观。

 

    古西宁湖在整个一亿多年的历史变迁中,湖水淡化和浓缩交替进行,因而生成了今日多层的石膏和芒硝资源。摘自《古今西宁》

请您发言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