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青草园

瑞雪豆香二月二

来源:西海都市报 作者:滕晓天 时间:2012-02-17 16:23

西宁印迹

 

喧闹的正月过去,迎来了春光明媚的二月。“二月二,龙抬头。”河湟谷地一派早春景象,河冰融化,田野潮湿,向阳处一抹淡绿,“草色遥看近却无。”明媚的阳光下,远近闪着呼呼跳动的地气,老人们说那是龙在抬头。乡里人忙着备耕,城里人则忙着筹划新一年的生计。

 

二月二时节,常常下夜雪,一场小雪把大地裹得银白,一派“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迷人景象。待一轮红日冉冉升起,银雪开始融化,地气活泛,山野云蒸霞蔚,雾气腾腾,山间阳洼的黄草丛里,地莞儿被泡涨,一堆堆地莞儿像一窝窝小黑兔,挨挨挤挤地蜷在一起。地莞儿属藻类,被誉为高原山珍、戈壁珍品。地莞儿又叫地皮菜,多产在河湟谷地的丘陵坡地中。它状如黑木耳,厚实肥硕,鲜味浓郁,是二月二吃地莞儿包子的上等原料。地莞儿包子,柔软清香,不肥不腻,野味醇厚,浓香四溢。在一些人迹罕至的阳洼里又有巴掌大的地莞儿,肉厚味浓,食之过瘾。用地莞儿做汤,汤清味纯,色香味俱佳。二月二,河湟谷地家家户户飘着浓浓的地莞儿包子的香味儿。闻着清香,人们知道,龙开始抬头了。

 

“二月二,咬虫儿。”这天又是咬虫节。东部地区的各族群众,这天要很早就起来,沐浴更衣,佛龛上铜碗盛净水,烛台上点柏香,祈祷风调雨顺。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吃炒蚕豆或炒豌豆,据说能把祸害庄稼的虫咬死,迎来五谷丰登。青海蚕豆素以粒实肥硕、色泽鲜丽而享誉海内外市场。大粒蚕豆状若拇指,十分饱满;小粒蚕豆颗粒圆浑,口味悠长。炒大豆是青海人的一绝。“黑脆儿”,皮黑里黄清脆异常;“虎皮大豆”,皮黄而呈虎纹,豆质柔软,口感好;“黄脆儿”,皮黄里白,膨松可口。农户常把炒熟的大豆碾成粉末后喂哺婴儿,助消化消积食,富营养壮身体。 豌豆,是青海特有农作物,它生长期短,能在海拔3000米山区成熟。豌豆有绿、白两种,绿的开紫红花,白的开白花。夏季,东部农田里,雪白的大豆花和紫红的豌豆花红白相间,交相辉映,把田野装扮得分外艳丽。“花儿”歌手们常以“大豆开花骑白马,小豆花开了个紫葵”起兴。青海豌豆不仅可制成上等精饲料,而且是制作高级粉面、白闪闪的凉粉和细刷刷的粉条的原料,还是加工罐头和制作珍馐的上等原料。二月二这天,人们衣袋里装的是豆子,走亲送的是豆子,村村户户飘着浓浓的豆香。

 

龙抬头时节,川水地区开始下犁耕作。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人们扛铧牵牛犁地,除了农夫特有的勤劳,这里还有爱情的力量。“花儿”声会随风飘来:“春牛嘛将打着艳阳照,迎春的雪花儿飘了;幸福种尕妹们撒着好,阿哥们嘴歪着笑了。”龙抬头的日子,不也是爱情萌发,情意缠绵的好时光吗?

请您发言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