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青草园

河湟百业:西宁的铁皮制品业

来源:西海都市报 作者: 时间:2012-03-02 09:24

    清朝年间,高顺修的祖父从河南迁来西宁,做锡焊匠,为人焊补铁皮用具,到民国年间,高顺修在大新街口开设铁皮铺,制作铁皮制品,供应市场。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张柱臣从山西迁来西宁,在中山市场街口开设铁皮铺。1952年,陕西凤翔人宁生彦和刘志德从兰州迁来西宁,在南大街开设建昌号铁皮铺,制作黑、白铁皮火炉、烟筒、水桶、洗衣盆、油桶、油壶等产品。1953年,甘肃临洮人黄育春从兰州来到西宁,在西大街开设建义诚铁皮铺。1955年,在手工业合作化运动中,由黄育春、刘尚义带头组建西宁市黑白铁皮生产合作社,后来更名为西宁金属制品厂。当时入社的有宁生彦、刘志德、刘仓清、周青山等23人。1956年,又将西宁的铁匠、铅丝编织匠、铜匠、钉锅匠等吸收入社,社员增加到97人。1958年,该社自力更生搞革新,成功生产出铁皮烟筒、火炉的机械设备,大批量生产机制烟筒和火炉,销量大增。1972年生产烟筒64.2节、拐子两万个,产品销往全国各地。1964年,又革新成功生产直式水桶的机械设备多台,建成生产水桶的机械化流水线,比手工生产提高功效十多倍,年产水桶3万个。1980年,将火炉改进为带灰斗的方形火炉、烤箱火炉等,后来发展到制作供土暖气使用的火炉。1984年,试制成功金属卷闸门,当年生产1492平方米。

 

    1969年,西宁铁皮制品厂购置剪板机、冲床、弧焊机等机械设备,并自制成功万能折边机等,研制成功铁皮文件柜和档案柜。1973年又试制成功金属保险柜等铁皮产品。

 

    1968年,西宁五金印铁厂试制成功马口铁皮印花食品包装桶等产品,供应市场。

 

    (摘自《青海手工业史话》)

请您发言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