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青草园

纸上西宁:金和西夏时期的西宁

来源:西海都市报 作者: 时间:2012-04-03 11:01

    宋时,西宁地区先后为唃厮啰——青唐地方政权、和金、夏国所统治,宋代统辖仅二十四年。其间,宋建炎五年,金天会八年(1131年)正月,金将宗弼、阿卢补等率金军进入青海东部地区和黄河以南,相继占领了积石州(今贵德县境)、乐州(今乐都一带)、廓州(今化隆一带)、西宁州等地区。河湟广大地区,遂为金国版图,将西宁仍称西宁州。从此,河湟地区,被金国统治长达八九十年之久。

 

    1986年,在大通县出土一枚金国铜印,印座方形,长、宽各4.5厘米、直纽、上刻篆字阴文“通津堡道路巡检之印”,印座两侧刻有楷书“通津巡检”和“正隆五年六月内少府监造”等字样。正隆为金海陵王完颜亮之年号,与南宋高宗绍兴二十年至三十年(1156年-1161年)相当。通津堡,是金代积石堡的重要关隘,这是一件金国统治青海时期的重要实物证据。

 

    崛起今宁夏银川的党项族李元昊兴起,建立西夏王朝。占领了广大的地区。

 

    公元1136年到1137年间,西夏兵临积石州,攻入西宁州,曾改积石州为祈安州。

 

    公元1220年(金兴定四年)九月,西夏攻占西宁州后,又攻占来羌城(今临夏和循化一带)。于是河湟地区完全被西夏统辖。

 

    《宋史·夏国传》说:夏之州郡,凡二十有二……熙秦河之州,曰西宁、曰乐、曰廓、曰积石。当时今湟水流域的西宁、乐都、民和、化隆、黄河以北的循化一带广大地区和河西走廊,均为西夏版图。

 

    在此期间,西夏的政令官制建制等情况,多无所考。但在西夏时期,留在西宁等地区的官印、钱币等,青海解放后,多次在各地发现,这对研究西夏统治时期西宁的政治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如化隆出土的一颗印方形、方柱钮、有穿白文、印文为西夏“九叠篆”“首领”二字,阴刻西夏文年号,为“天庆亥年六月”,右侧刻西夏文“上”字,金天会十五年(1137年)。此印为南宋高宗建炎七年、金天会十五年、夏大德三年之印。又如1988年在门源朱固乡雪隆滩村北,原西夏仁多泉城遗址内,出土铜印一方,印正面西夏文“首领”二字,印柄左侧为“大德”四年(1138年),右侧为“头领曹巴图”。在民和,也曾出土过一方西夏铜印,已记录于张维著《陇右金石录补》一书中。 选自《古今西宁》

请您发言


  查看评论